大学语文(第三版)课件 廉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廉耻》;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

1.重点字词与句子的翻译

2.艺术特色

(二)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论证方法;目录;作者小传;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创作背景;内容述评;1.《冯道传》一文首先引管子的话,总说礼义廉耻,然后分说礼义和廉耻。再后专说廉耻,说不廉不耻的严重后果接着作者特别提出“耻”,认为它尤其重要。

2.孔子所说“行己有耻”,是说要用羞耻之心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做士的最首要和最根本的条件。

3.孟子所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是说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如果能够认识到没有羞耻是可耻的,那么就不会蒙受羞耻了。“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是说羞耻对于人来说关系重大,巧诈多变的人,是不把羞耻当一回事的。

4.作者又从耻与廉、礼、义的关系上小结这一段:无耻是不廉,以至悖礼、犯义的原因;士大夫无耻就会使国家蒙受耻辱。;第二段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强调要做廉而知耻的“独醒之人”。作者痛恨当时“弃礼义,捐廉耻”的世风人情,赞美那些在“岁寒”、“风雨”衰乱之世的“独醒之人”。“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语气徐缓而意思肯定,寄托着作者的希望。下引《颜氏家训》中所说的那位北齐读书人,作者贬斥北齐读书人、赞美颜氏独醒,实际都是对现实有感而发。然而,作者并不到此为止,最后还说:“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锋芒所向就更清楚了。这一段议论,因今而述昔,由昔更感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思想主旨;艺术赏析;2.引经据典,恰如其分。

《冯道传》一文首先引管子的话,总说礼义廉耻,然后分说礼义和廉耻。下面引孔子和孟子的三句话,都是单独讲耻。孔子所说“行己有耻”,是说要用羞耻之心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做士的最首要和最根本的条件。孟子所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是说一个人??可以没有羞耻;如果能够认识到没有羞耻是可耻的,那么就不会蒙受羞耻了。“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是说羞耻对于人来说关系重大,巧诈多变的人,是不把羞耻当一回事的。这三句话各有侧重,从正面、反面说明耻是立身之大节。

3.文字质朴,不事雕琢。

;拓展延伸;思辨感悟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