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岳

杜甫

课程类型:新课

教学课题:《望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时间分配:40分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诗歌注释,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悟诗歌内容,领取泰山雄伟神奇

的景色。

2、掌握对比、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3、理解诗中“钟”、“割”等词语的妙处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法,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通过讲授法,理解诗歌中的文学常识,如“阴阳”、“五岳”。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掌握对比、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诗中词语的妙

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青年杜甫的豪情,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

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二)教学难点

(1)对比杜甫其他两首《望岳》中所表达的情感与这首的不同。

(2)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意境。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备课

1、教材分析

《望岳》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一首,这单元的

教学重点就是借助注释读懂诗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和精美

语言。学习本诗让学生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

义精神的感染。诗歌《望岳》描述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

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情分析

本诗教学对象是七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之前学习过关于杜甫的诗歌,初步

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分析能力,但是在赏析字词方面还需要加强。他们也正处于思

维活跃、乐于表现、积极主动的阶段,但是他们对于登高的经验可能有所匮乏,

因此在本文的学习中我将会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

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二)文本解读

1、新课导入(2–3分钟)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登山的经历吗?(有登山经验的同学就起来分享)

ppt展示泰山图片,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登山的感受吧。

2、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

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

“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

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等。

3、初读诗文,疏通诗意

自由朗读2–3分钟,结合课文右边的注释自主疏通诗意,有不懂的字词用

笔勾画出来,分享提问。

明确:学生提问(如有学生提问,先问其他同学能否解决,不能再由老师解

决;如无学生提问,我将引导学生从分析文本中发现问题。)

4、解题(望岳)

(1)同学们已经在之前学习了一定量的古诗,也在刚才朗读中大概了解了

本诗,那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体裁吗?

明确:古体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

也可以换韵。(本诗就是一韵到底,韵脚是“iao”)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

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同学们知道杜甫题目中的“望岳”是望的哪里吗?

明确:从诗中阅读可知望的是“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岳是指高山,中国有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

岳嵩山。

(3)为什么要望泰山呢?而不是望华山、衡山或者随便一座山呢?

明确: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地而归,

开元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