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古代名人.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关龙逄

关龙逄(?~公元前1767),陕人,夏朝大夫,死谏开先第一人,夏朝末年的贤臣。

夏桀是一个残虐暴戾,荒淫无度的昏君。他不问国事,整天于肉林酒池之间,金碧瑶

台之上,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关龙逄常引黄图(是用黄色丝帛画出桀以前历帝王勤俭

工作,以教育后不要忘了勤俭创业,好好治理天下之图画)以谏,立而不去。一日,桀

坐在瑶台上,以观看炮烙酷刑杀人取乐,并问关龙逄:“你看了觉得快乐吗?”龙逄难过而

违心地说:“快乐!”夏桀又问:“人都有恻隐之心,你看了炮烙杀人,不觉痛苦反而为乐呢?”

龙逄真诚地说:“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为君之股肱,不敢不乐啊。”夏桀听出龙逄的

话有异意,就又说:“我听你谏,谏的好了,我改正,谏的不好,我可要用刑。”龙逄胸怀

正气,慷慨陈词说:“以我看,君的头上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君的脚下踩着春天薄薄的冰

层。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而不陷。”夏桀听后冷笑说:“我就是今天死,叫你也活不

成,你只知我亡,而不知你亡,我今天就要看着你上炮烙之刑………..”关龙逄看劝君不醒,

还想以死悟君,遂赴火而亡。归骸河南本郡。葬于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之西原,冢大数亩。

唐太宗东巡致祭,唐开元十三年(725)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俗称“相国墓”,

讹传为相公墓。宋朝绍圣四年(1097)始建祠堂于灵宝县城东关(旧址已被三门峡水库淹

没)。历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习俗。清末民初,墓前还有陵庙。现仅存一座一丈

多高的土冢。

(贾同然)

伊尹

伊尹,名挚,号阿衡或保衡,夏末商初时期莘(今卢氏古莘地)人。以其生于伊水之

上,官职为尹,史称伊尹。

伊尹精于烹饪,关心时政,总想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认为:“与其处畎亩

之中以乐尧舜之道,不如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不如吾亲身见之。”先知

者应该觉后知,先觉者应该觉后觉,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社会的思想油然而生。以致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纳)之沟中”.《史记·殷本纪》

记载:伊尹想求见汤却没有途径,恰好汤求婚于有莘氏女,伊就去做有莘氏女子的陪嫁男

仆,背着饮饭用的鼎俎来见汤,用烹调滋味的例子向汤游说,使汤致力于王道政治。也有

人说,伊尹本是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

应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

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汤到夏朝去,看到夏桀灭德作威、暴虐荒淫后,便又回到了亳,

毅然决然地和汤一起举起了义旗,伐桀灭夏。

伊尹辅汤以后,整军经武,扩展地盘。史书上有“汤一征,自葛始,十一征而无敌于

天下”的记载。讨伐从葛国开始,因葛伯借口没有米和肉祭祀祖宗,汤使遗牛羊作为牺牲,

又使众为耕以供粢盛,葛伯反而为夺取饭食把给耕者送饭的孩子杀掉了,这样就激起

了公愤。成汤说:“我曾讲过人照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貌,观察民众的状况就能知道国家

治理与否。”伊尹说:“英明啊!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治国之道就会取得进展。国君能够

爱护民众,有德行的人就会齐聚朝堂。勉励吧,勉励吧!”汤对葛伯说:“你不敬顺天命,

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绝不宽赦。”伊尹积极参加了讨伐葛伯的战争。他在成汤向外扩张的

斗争中,为商罗致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汤在征服了附近几个小国后,乘灭掉夏在东方的韦、

顾两个小国之势,继续进攻在洛阳的夏桀,桀迎战于鸣条,失败后逃到昆吾,汤又灭了昆

吾,桀逃,死于南巢。伊尹向诸侯通报战况,诸侯全部归服,汤登上天子之位。伊尹在辅

汤伐桀过程中,始终是成汤的老师和左右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孟子说:“汤之于伊尹,

学焉而后臣之”;《尚书·汤诰》中也说:“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就是说:为了灭夏,我

专门请教了元圣伊尹,与他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大功。

商汤死之后,其太子太丁未立而亡,伊尹就先后辅立太丁弟外丙、仲壬。仲壬死后伊

尹复辅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

太甲元年,为使太甲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伊尹作了《伊训》、《肆命》、《徂后》。他用

夏桀失天下的教训来儆戒嗣王说:“惟兹三风(巫风、淫风、

文档评论(0)

134****32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