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课件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阜阳市公安消防支队

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二00九年四月;一、防火基本常识

二、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特点、危险性

及预防措施

三、灭火器的使用和配置标准

四、火灾疏散逃生自救方法

五、《消防法》简介;第一章、防火基本常识;(二)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固体三类。

(2)助燃物(氧化剂)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是氧。

(3)引火源使物资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成为引火源。

(4)链式反应链式反应就是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发生汽化,而且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即它们在燃烧前会裂解成为更简单的分子。;二、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E、F六类(GB/T4968-2008),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三、灭火的几种基本方法

1.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使火熄灭。

如:可用水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吸收能量,使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就可以使火焰熄灭。对忌水的物品,如油类着火,则不可以用水灭。

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断绝氧气对燃烧物的助燃,最后使火焰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有窒息作用。

;

3.隔离法:就是要断绝可燃烧物。

(1)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到远离火的地方,防止火势蔓延。

(2)切断流向燃点的可燃液体。如关闭煤气管阀门等。

4.抑制法:用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停止。如使用干粉、1211灭火器等。;第二章、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特点及预防措施

;2009年1月31日,福建省长乐市拉丁酒吧发生特大火灾,共造成17人死亡、20余人受伤。

2008年9月20日,深圳龙岗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导致43人死亡,88人受伤,59人住院。

2007年7月4日,辽宁省本溪县田师付镇天赢歌厅发生爆炸,死亡25人、受伤33人。

2007年5月26日,辽宁省朝阳市百姓楼酒店(总部)火灾,11人死亡。;2007年3月1日,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村“阳光娱乐总会”的歌厅发生火灾,2人死亡,3人受伤。

2003年2月2日,黑龙江哈尔滨天潭酒店火灾,33人死亡。

2002年2月18日,河北唐山开滦建材厂一非法游戏厅火灾,17人死亡。

2002年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25人死亡。

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烧死309人。;一、公众聚集场所的定义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消防法》;二、公众聚集场所相关法律法规;三、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危险性;?2.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及电气线路的铺设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一些商场、市场及公共娱乐场所的音响、空调、VCD机、灯光等电气设备较多,电力负荷大。电气绝缘材料容易老化,电线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容易造成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3.普遍使用液化石油气。多数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员工素质低,消防安全意识差,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常常将液化石油气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易引发火灾事故。

;4.同一建筑多种经营。现在有的宾馆内有餐饮、KTV、健身房等,而且各自属于不同的经营者,消防管理混乱,消防安全无保障。;?5.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公众聚集场所人员集中,密度大,多数人员缺乏逃生知识,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6.消

文档评论(0)

lljwd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