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课文理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中,“人问之”的“之”指的是______,“取之”的
“之”指的是______。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王戎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与理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
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注释)①选自《淮南子·天文训》。②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
水之神。③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后裔。④维;绳子。⑤绝;断。⑥焉;这,这
里。⑦潦:路上的流水、积水。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之位,颛顼失败了。(_______)
(2)不周山把支撑着天的柱子撞折了。(_______)
(3)因为天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_______)
(4)因为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了。
(_______)
[2]共工触山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愿望。
A.争做帝王B.探索自然、征服自然C.改变宇宙D.改变土地
[3]下列对共工的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B.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
C.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D.有勇无谋,性格暴躁,偏激任性,破坏环境
[4]在我读过的神话故事里也有像共工那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如
《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中的
_____________。
[5]你赞成共工触山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古文阅读。
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①,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zhì)地
1/8
②。鸡子于地圆转未止③,乃下地以屐(jī)齿蹍(niǎn)④之,又不得。瞋
(chēn)甚⑤,复于地取纳口中,啮(niè)⑥破即吐之。
(注释)①鸡子:鸡蛋。②掷地:扔到地上。③圆转未止:旋转不停。④蹍:
踩。⑤瞋甚:愤怒至极。⑥啮:咬。
[1](词语解释)文中有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猜一猜:它们分别
是什么?(填序号)
箸(______)屐(______)A.筷子B.木鞋
[2](提取信息)王蓝田对这个鸡蛋先做了什么?后来又做了什么?请按照事
情发展的顺序将下列短语重新排序。(填序号)
①纳口中,啮破即吐之②以箸刺之③举以掷地④以屐齿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感知)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提出建议)面对如此性急的王蓝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虎求①百兽而食②之,得狐。狐曰:“子③无敢食我也!天帝使④我长百
兽,今子食我,是逆⑤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⑥,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⑧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
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食:吃。③子:你。④使:派遣,命令。⑤
逆:违抗。⑥不信:不诚实,不可靠。⑦然:正确。⑧故:所以。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帝使我长百兽长:长官,首领。
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遂:于是,就。
C.兽见之皆走皆: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