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骆驼——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
被誉为”沙漠之⾈”的骆驼,在北朝⾄唐代塑像、壁画、岩画中频频出现,通常由胡⼈牵引,满载货物、⽤具,它们的形
态、组合、驮载的物品等,暗⽰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们观念的更新,其图像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胡⼈”与“骆
驼载货”的组合反映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的交流、信仰观念的传播、不同的⽂明的碰撞融合,蕴育出了以“胡汉”相融
为特⾊的唐⽂化。
北朝出现的驮载物品的骆驼到唐更为流⾏,驮载物品的内容更多,骆驼的两侧挂有货袋、丝束、兔⽪、长颈瓶、胡瓶、
扁壶、织物、⽑毯等等,有时还有死鸟和活的狗、猴⼦。这种造型选择⽆声地讲述着丝绸之路上的⽣活状态。凭借驼背
的运载,中亚、西亚直⾄罗马获得了渴望的中国丝绸。骆驼上塑造的⼀捆捆丝绸、⼀束束⽣丝,输出的原料与成品都可
以见到,令⼈想到“⽆数驼铃遥过碛,应驮⽩练到安西”的美妙图景。丝绸之路带来的是商品和⽂化的双向馈赠,骆驼直
观地再现丝绸源源流向西⽅的同时,也能看到外来物品和事物的传⼊。
唯《北史》中有对骆驼习性的记:载风之所⾄,唯⽼驼预知之,即嗔⽽聚⽴,埋其⼝⿐于沙中。⼈每以为候,亦即将毡
拥蔽⿐⼝。其风迅,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危毙。
这段罕见的叙述中认为骆驼有特异功能,可以预告致命风暴的来临,是沙漠中⼈类的帮⼿。穿越险恶的沙漠,骆驼与⼈
的性命紧密相联,当东西交通繁荣时,⼈们对骆驼更为珍视,因⽽也不断出现在对这种⽣活的形象表现中。
骆驼是⼀种有灵性和情感的动物,在⼽壁滩上顺着驼印就⼀定能找到⽔。在长期⾃然选择中骆驼与特定⽣态环境形成了
默契的共⽣法则,它们对草场践踏性极⼩,能与荒漠草场和谐共⽣。骆驼是⼀种有灵性和情感的动物,在⼽壁滩上顺着
驼印就⼀定能找到⽔。在长期⾃然选择中骆驼与特定⽣态环境形成了默契的共⽣法则,它们对草场践踏性极⼩,能与荒
漠草场和谐共⽣。在历史上的⽂化及商业交流中,骆驼对⼈类有极⼤的贡献,是丝绸之路的象征,是⼈类交流的使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