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1.古诗文阅读。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注释】①白日:太阳。②青春:形容春天草木生长旺盛的样子。
(1)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苔花的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也要像牡丹那样尽情绽放
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充满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
理想的感情
(3)读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4)这首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他山里的学生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
上重新唤醒。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山里的孩子什么道理?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雪梅
[宋]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第三句中“雪”的意思是()。
A.雪花B.下雪C.积雪D.雪灾
(2)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是()。
A.梅和雪B.雪和诗C.梅和诗D.梅、雪和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4)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雪梅》不同。课本上的《雪梅》中,诗人用
“,”两句,将雪和梅各自的特点作了对比;而这首诗中,作者则阐
述了、、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3.经典诗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①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②遮望眼③,自缘④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闻说:听说。②浮云:此处用典。汉陆贾《新语》:“故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③望眼:视线。④缘:因为。
【译文】登上飞来峰上高高的塔顶,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站在最高的地方。
【创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yín)县知县任
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
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
表达宽阔情怀。
(1)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闻说鸡鸣见日升
自缘身在最高层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来山上千寻塔B.闻说鸡鸣见日升
C.不畏浮云遮望眼D.自缘身在最高层
(3)【整体感知】下面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诗人借登飞来峰抒
发胸臆,寄托自己心中的壮怀
B.第一句诗中的“千寻”一词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山高、塔高
C.后两句诗还可以理解为当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
质,不被假象所迷惑
D.这首诗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4)【作出评价】请比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内容、
揭示的道理等方面分析)
4.阅读理解。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①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②苍苍:灰白色。③切切:虫叫
声。④绝:绝迹。⑤野田:田野。⑥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磨
成粉供食用。
(1)结合诗句,我推测“行人绝”的原因是()。
A.天气寒冷B.夜色已深C.农忙已过D.偏僻荒凉
(2)诗人观察周围的景物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多选]()
A.用眼看B.用鼻闻C.用耳听D.用手触
(3)本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A.麦地和村庄B.道路和田野C.院落和田野D.村庄和田野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明荞麦花如雪”所描绘的画面。
(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从“霜草”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B.“虫切切”体现了夜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非常热闹
C.“独出前门望野田”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D.“月明荞麦花如雪”写出了诗人的心情又变得开朗、喜悦起来
5.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①泊:停船靠岸。
②烟渚: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
③客:指诗人自己。
(1)下列哪一幅画面在这两首诗中没有出现?()
A.夕阳斜照图B.晨光熹微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