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练习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166-2004)
一、土壤采样
1.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集表层土的采样深度为
20cm土壤剖面层次。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分层取
样。
2.土壤的梅花形采样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
组成和污染程度相对较均匀的地块。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用污
水灌溉的农田土壤。
3.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对角线采样法、梅花形采样法、
棋盘式采样法和蛇形采样法。
4.在土壤背景值研究中,采用了土壤试样的全分解方法。
所谓“全分解”就是把土壤的彻底破坏,使土壤中的全部矿物晶
格待测元素进入试样溶液中。
5.无论采用新鲜土壤样品或风干土壤样品,都需测定土壤
含水量以便计算土壤中各成分按烘干土为基准时的校正值,一
般土壤分析结果单位以mg/kg(烘干土)表示。
6.土壤样品的粗磨方法:风干后的土样,用有机玻璃棒或
木棒碾碎后,用四分0.85mm(20目)尼龙法取压碎样过筛。
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
等项目的分析。
7.常用的土壤样品布点方法有网格法又称简单随机抽样法,
一般适用于地形平缓、土地情况简单、工作面积较小的地区。
8.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风干、磨细、过筛、
混合等处理程序,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9.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通常采用的模式有污染指数、
超标率(倍数)评价、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背景值及标准偏
差评价、综合污染指数法等。
10.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酸,因为它是唯一能
分解氢氟硅酸盐和硅酸盐的酸类。
11.土壤样品全分解方法可分为酸分解方法和碱熔融法两
种。
12.土壤样品所用网筛材质,在测定金属时使用铜(金属)
制品,在测定有机污染物时使用尼龙制品。
13.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新鲜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盛装,在
低温冷冻下保存并尽快进行分析。
14.库存的土壤样品要永久保存,分析取用后的样品一般
保留密封半年,预留样品一般保留2年。
15.土壤或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自然风干、离心分离、
真空冷冻干燥和无水硫酸钠四种。
16.在农田耕作层采土壤混合样时,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
要在5~20个。
18.土壤样品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样,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
混合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g以上。
19.土壤样品经酸法消解完全后,其消解液一般应呈白淡
黄色(含铁量较高的土壤除外),没有明显沉淀物。
20.采集土壤样品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随机等量原则。
21.土壤测定不确定度来源于称样、样品消化(或其他方
式的前处理)、样品稀释定容及由标准与测定仪器响应的拟合
直线。
22.土壤剖面采样次序是自下而上,先采底层样品,最后
采上层样品。
23.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采用放射状
布点,灌溉水污染和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
匀带状布点,单元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布点。
24.机械干扰土的采样方式有随机深度分层采样、随机深
度采样和规定深度采样。
25.土壤中的重金属以有效态和交换态的活性毒性最大,
残留态的活性毒性最小,其他的活性毒性居中。
26.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一般保留3位有效数字,分析结
果的精密度数据一般只取1位有效数字。
27.在土壤标准分级中,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
的土壤限制值执行二级标准。
28.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
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采样深度为0~30cm,可能
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采样深度为30~60cm
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29.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
统随机法三种。
30.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0~20cm的
表层土。
31.土壤颜色可采用门塞尔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
三角表进行描述。
32.土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pptx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ppt
- ppt8 曹一鸣——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pdf VIP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十三)朝廷五贵.docx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课件.pptx VIP
- 2025年度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聘4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课堂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word.doc VIP
-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U6习题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