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2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docVIP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2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自然环境

单元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冬和地形剖面冬及相关资料,总结亚洲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地势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初步掌握分析、归纳某一区域地形、地势特征与河流特征的方法。

2.运用地形图和相关资料学习分析某一区域地形、地势特征与河流特征的方法。

3.通过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点。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教师:欣赏歌曲:《亚洲雄风》。

提出问题: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亚洲的“雄风”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预设问题。

教师:今天,先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亚洲起伏的地势及众多的长河吧!

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地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亚洲地形的兴趣。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1.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读图,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

主要的高原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主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主要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2.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读图归纳

亚洲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高效记忆:口诀记忆亚洲的地形

亚洲地形杂,

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

山地高原大。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有何特点?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

3.亚洲的河流特征

(1)主要河流

找一找亚洲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2)河流流向特征

这些河流主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

外流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黄河、长江、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哪些?(恒河、印度河)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哪些?(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归宿;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分析亚洲地形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向四周较低的平原、

丘陵地区流去。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座。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人可以轻松的漂浮在水面上。

合作探究:分析北美洲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总结:海岸山脉(1000米)、内华达山脉(4000米)、落基山脉(4000米)分布在北美洲西部。

大平原(500米以下)、密西西比河平原(500米以下)分布在北美洲中部拉布拉多高原(300米以上)、阿巴拉契亚山脉(2000米)分布在北美洲东部。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总结:西部主要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高原。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总结: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探究成果:综上所述归纳北美洲地形特点是:地形多样,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如图)

(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总结: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南部地势更低的平原,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流,汇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流入海洋。

通过读图和标注地形区,掌握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既学习了新知,同时加强了对学习方法的练习。

通过具体例子探究,展示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并能分析其原因。

课堂总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