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针对训练题精编(含答
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时间:________
一、积累与收获(huò)。
1.仁者_______________,有礼者_______________。——《孟子》
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4.童话王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我把自己
想象成这个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谁),和他(她)一起欢笑,一起悲
伤。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季节)
的景色。这首诗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我会默写《绝句》中的一
句“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
2.一身__________,一对______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______,凑成了那样可
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3.“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我知道这句诗是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
作的________(题目)中的一句。
三、积累回顾。
1.祖国有景:这学期我们游览了富饶的________、景色诱人的_________、美
丽又整洁的__________,还聆听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声音,______、_____、
_______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古诗有韵:“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层林尽染的
1/10
绚丽景象;“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天门山的磅礴之美;
“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表现了西湖的柔和之美;“两岸猿声啼
不住,______________。”写出了长江三峡的壮丽之美。
3.人物有情:有长长胡子的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列
宁,____________的孙中山和______________的白求恩,他们的优秀品质让人
敬佩。
4.经典有理:“仁慈隐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仁义、慈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
离;气节、廉洁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四、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
3.__________,小溪泛尽却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
五、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每一首诗都是深情的吟唱,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在“泥融飞燕子,
_________________”中,我看到了充满生机的春景;从“绿阴不减来时路,
________________”中,我感受到诗人在初夏游山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中,我知道了白
居易对江南风光的喜爱。
2.二三月的春日里,___________________,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
万条的柔柳,__________,__________,绿的叶,都像______________,形成
了__________的春天。
六、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鲜花朵朵,_______,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______,就会发现一天之内,
不同的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10
2.《花钟》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写了不同的花会
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说明其原因:一是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二
是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蜜蜂》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是否有__________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过程,
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
4.《小虾》一文介绍了小虾的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