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九.pdfVIP

江苏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九

一、倾听与判断(4分)

二、积累与梳理(26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即将毕业,最难忘怀的是老师您的jiàohuì之恩:忘不了,您引领zhìnèn的我们攀登

shūjí的高山:忘不了,您在我们有yíwèn时给予耐心地jiēshì;忘不了,您

陪伴我们在míngmèi的春天里放风筝fēngzheng的情景。老师,您用xìnì、

无私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2.根据情境,照样子趣填成语。

兔代表着温顺、乖巧、善良的形象,兔年给亲朋好友送祝福,我们会用上“兔”的谐音成语:兔(突)飞

猛进、、。

3.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注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焚(féng)烧截然不同素(朴素)不相识

..

B.花蕊(xīn)万不得以见微知著(显著)

..

C.剔(tī)除精兵简政走(跑)马观花

..

D.汤匙(chí)悬灯结采赴汤(热汤)蹈火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

B.全校运动会上,亮亮在跑步比赛中拔得头筹。

....

C.小学生活丰富多彩,每一次游戏,每一次表演……都让我们不可思议。

....

D.参加机器人大赛的队员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个个身手不凡。

....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回忆亲年生活的散文,全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B.《那个星期天》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中,写出了“我”从“满怀期望”到“焦急无奈再到“兴奋雀跃

的心情变化。

C.《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中心意思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D.《匆匆》一文,朱自清两次使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对时光匆匆飞逝的惋惜与感叹。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师,您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排比)

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比喻)

D.人们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洒了一地。(夸张)

1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B.读名著时,我们要懂得书中人物都是立体、多而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单一。

C.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D.可以给自己的成长纪念册取个贴切的名字,如“亲爱的同学”“才艺荟萃”。

8.根据短文内容,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②唤醒黎明的沉默③挣脱千年的羁(jī)绊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一中国。

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③①

9.老师要引用名句祝贺读书征文获奖的同学,最合适的一项是()。

A.背,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10.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充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观点?()

A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