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情以物迁’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导写+立意+素材+范文4篇
【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文本二说“情以物迁”,认为感情会随着外在事物的不同而变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则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看法。
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次作文材料提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情以物迁”,意味着人的情感会随着外部环境或物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二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情感的恒定与超脱,不随外界环境变化而波动。这两种观点,一者强调情感的流动性,一者强调情感的稳定性,共同构成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首先,“情以物迁”这一观点揭示了人类情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人的情绪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无论是自然风光、社会氛围还是个人遭遇,都能引发情感上的波动。例如,置身于美丽的自然风景中,人们通常会感到愉悦和宁静;而面对悲惨的社会新闻或个人困境时,人们则可能感到悲伤和焦虑。这种情感的流动性是人类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人们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多彩。
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观点则提出了对情感的另一种理解。它强调情感的恒定与超脱,即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的内心情感都应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情感的稳定性并非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冷漠或麻木,而是一种超越物质层面、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不被情绪所左右。
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体现了人们对情感处理方式的不同追求。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在情感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寻找平衡。既要保持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和热情,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主导。
因此,对于这两种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处理方式。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经历和价值观来平衡情感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情感处理之路。
【角度立意】
一、体验生活、丰富情感。强调情感随外部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是人类自然、真实的反应。这种情感的灵活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验生活,与他人共情。
二、坚韧内心、稳定情感。强调在面对外部事物的变化时,保持情感的稳定有助于我们做出更理智的决策。这种情感的稳定性是一种内心坚韧的表现,有助于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乐观。
三、寻求情感灵活与稳定的平衡。提出在情感灵活性与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分析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调整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保持内心的坚韧和理智。
【名句素材】
1、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4、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7、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8、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9、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10、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11、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1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14、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事例素材】
01.一鲸落,万物生
鲸鱼死去后,缓缓沉入海底。它那巨大的身体慢慢分解,生成大量的养分,能够滋养众多海底生物好多年。这是鲸鱼给予生养它的海洋最后的温柔。生物学家把这一现象叫做“鲸落”。“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这种自然界的“感恩”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人类深思和学习。
02.庄子:吾将曳尾于涂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王派使者前去请他做官,庄子头也没有回,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后会被供奉在庙堂之上。你们说它是宁愿受人供奉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两个使者说:“生而曳尾于涂。”庄子说:“请回吧,吾将曳尾于涂!”
03.杨绛:我和谁都不争
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也是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她通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