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写作文从字顺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基本要求,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2.培养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3.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4.培养自身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养成自觉读书、修改文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基本要求,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2.教学难点: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学会修改文章,提高文从字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2)
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对我很关心,但是要求很严格。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很耐心地给我讲错在哪里,她讲得非常细致,我听得明明白白。妈妈把家里的活全承担下来了,让我一丝不苟地专心学习,所以我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的。
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
我们平时写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3)写作文从字顺
二、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教师:同学们,什么叫文从字顺?(出示课件5)
(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文从字顺是指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它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作者驾驭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什么叫文从字顺?(出示课件6)
(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借文字传达出的意思或情境与读者读后的感受完全一致;
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教师:同学们,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出示课件7、8)
(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预设:1.文字通顺畅达。
①“通顺”主要表现在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上。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时遵循这些规律,文章就能写得通畅。
②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教师:故事链接:(出示课件9)
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谈判破裂以后,传来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张治中低头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周恩来立即予以严肃的更正:“不,是民意如此!”周恩来对张治中的话,仅更换一个字,就把国民党败亡的原因科学、准确地揭示了出来。
预设:(出示课件10、11)
2.意思连贯。
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文章要连贯,应做到:
①人称清楚。一般地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指只有一个人,比较清楚,第三人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搞清“他”是谁。“他”的所指不清,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
②立足点清楚。立足点就是说话、写文章的人所占的位置。这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没有表达清楚,也会影响文章的“连贯”。
预设:(出示课件12)3.把握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用这些语汇描绘事物时,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就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 老山界》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7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8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9 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0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2 台阶》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202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历年真题章节练习题集.pdf VIP
-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pdf VIP
- 脑梗塞ppt课件(精).pptx VIP
- 高血压、糖尿病培训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pixelgridV4.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卫片使用手册.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法学综合(民法、经济法)A卷 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2025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烹饪试卷 .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法学综合(民法、经济法)B卷 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论刑法中多次犯的理论与实践剖析:从概念厘定到司法适用.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