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法》仁本原文及译文.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司马马法法》》仁仁本本原原⽂⽂及及译译⽂⽂

仁仁本本

作者:司马穰苴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出于战,不出于中⼈。是故杀⼈安⼈,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

民,攻之可也;以战⽌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

也。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

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是以明其信也。争

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古之政

也。

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正名治物,⽴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兵寝,圣

德之治也。

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巡狩省⽅,会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

⽽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乃告于皇天上帝⽇⽉星⾠,祷于后⼟四海神祗⼭川冢社,乃造于失王。然后冢宰征师

于诸侯⽈:“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师⾄于某国,会天于正刑”。冢宰与百官布令于军⽈:“⼊罪⼈之地,⽆暴圣祗,⽆

⾏⽥猎,⽆毁⼟功,⽆燔墙屋,⽆伐林⽊,⽆取六畜,⽲⿉、器械,见其⽼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

医药归之。”既诛有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明,正复厥职。

王霸之所以治诸侯者六:以⼟地形诸侯,以政令平诸侯,以礼信亲诸侯,以礼⼒说诸侯,以谋⼈维诸侯,以兵⾰服诸侯。

同患同利以台诸侯,⽐⼩事⼤以和诸侯。

会之以发禁者九。凭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

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禽兽⾏,则灭之。

译译⽂⽂

古⼈以仁爱为根本,以正义的⽅法处理国家⼤事,这就叫做政治。政治达不到⽬的时,就要使⽤势。势总是出于战

争,⽽不是出于中和与仁爱。因⽽,杀掉坏⼈⽽使⼤众得到安宁,杀⼈是可以的;进攻别的国家,出于爱护它的民众,进攻是

可以的;⽤战争制⽌战争,即使进⾏战争,也是可以的。因此,君主应该以仁爱为民众所亲近;以正义为民众所喜爱;以智谋为民

众所倚重;以勇敢为民众所效法;以诚实为民众所信任。这样,对内就能得到民众的爱戴,借以守⼟卫国;对外就能具有威慑⼒

量,借以战胜敌⼈。

作战的原则是: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时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的民众;不乘敌⼈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

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的民众。所以国家虽然强⼤,好战必定灭亡;天

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准备,必定危险。即使天下已经平定,全国欢腾,每年春秋两季还是要⽤打猎来进⾏军事演习,各国诸

侯也要在春天整顿军队,秋天训练军队,这都是为了不忘战争准备。

古时候(西周以前),追击溃逃的敌⼈不超过⼀百步,追踪主动退却的敌⼈不超过九⼗⾥,这是为了表⽰礼让。不残杀丧失

战⽃⼒的敌⼈,并哀怜它的伤病⼈员,这是为了表⽰仁爱。等敌⼈布阵完毕再发起进攻,这是为了表⽰诚信。争⼤义⽽不争⼩

利,这是为了表⽰战争的正义性。赦免降服的敌⼈,这是表明军队的勇敢。能够预见战争开始和结局,这是表⽰统帅的智慧,

根据“礼、仁、信、义、勇、智”六德按时集合民众进⾏教育,作为管理民众的准则,这是从古以来治军作战的⽅法。

从前的君王治理天下,顺应⾃然规律,适合地理条件,任⽤贤德的⼈,设官分职,各司其事,分封诸侯,区分等级,按照

爵位⾼低给以不同的俸禄。这样,使诸侯都⼼悦诚服,外国也向往归附,诉讼和战争也都没有了,这就是圣王⽤仁德治理的天

下。

其次,贤王制定礼乐法度,设置五刑来治理国家,使⽤军队讨伐不义。亲⾃巡视各诸侯的领地,访察地⽅,会见诸侯,考

核他们是否遵守“礼乐法度”。对那些玩忽命令、触犯法纪、败坏道德、逆天⾏事和迫害功⾂的国君,便通令各国诸侯,公布他

的罪⾏,并上告于天地神灵和祖先。然后由冢宰向诸侯征调军队,发布命令说:“某国⽆道,应出兵征伐。各诸侯的军队应于

某年某⽉某⽇到达某国,会同天⼦惩治罪犯。”冢宰⼜使百官向军队宣布命令说:“进⼊该国的地区,不准亵渎神位,不准打

猎,不准破坏⽔利⼯程,不准烧毁房屋建筑,不准砍伐树⽊,不准擅取家畜、粮⾷和⽤具。见到⽼⼈和⼉童,要护送他们回

家,不准伤害。即使遇到少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er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