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中医外科医案病案验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淋巴水肿

一概述

淋巴水肿是指由于肢体淋巴液回流障碍,使淋巴液在皮下组织积聚而引起纤维增生、脂肪硬化,后期肢体肿胀,且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该病多有丝虫感染或丹毒反复发作史,或有腋窝、腹股沟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史。属于中医学“大脚风”“尴病”“脚气”“水肿”等范畴。

二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云:“尴病者,自膝以下至踝及趾俱肿是也,皆由气血虚弱,风邪伤之,经络否涩而成也故淋巴水肿的形成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外因包括感受风毒、寒湿、暑湿之气等。《诸病源候论》云:“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医心方?脚气所由》言:“此病多中闲乐人,亦因久立冷湿地,此病多或踏热来即冷水浸脚。”“凡脚气病者,盖由暑湿之气郁积于内,毒厉之风吹薄其外之所致也「以上分别记载了风毒、寒湿、暑湿之气所致的淋巴水肿。盖因于外邪中于肢体,经络不畅,而致肿胀。《备急千金方?风毒脚气》论述为何常得之于脚,乃由于“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

内因包括虚和实两方面:虚者,多由脾肾亏虚。《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气亏虚,则土不制水,水气泛溢肌肤而成水肿。《医心方?脚气所由》云:“夫脚气为病,本因肾虚,多中肥溢、肌肤虚者。”肾乃水脏,肾气虚弱,不能宣通水液,水液内壅腑脏,外泛肌肤。《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逆冷候》记载:“四肢为诸阳之末,得阳气而温,而脾肾阳虚则水湿不得运化,积蓄成毒而为上肢肿胀。实者,多为血瘀痰凝。”血瘀痰凝,则气血痹阻,水气运行不畅,故为痰为饮,泛溢于外则肢体肿胀,水饮不化同时又加重了血瘀痰凝的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三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急性期因原发疾病的不同而表现各异,若为丹毒反复发作所致,可有下肢或足背红肿热痛,伴有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疼痛,不能触摸,肿胀呈非指陷性,伴有高热、大便秘结等全身症状。若为脚癣感染所致,则除有上述症状外,还可见趾间有渗出、脱屑,有臭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慢性期临床可见下肢皮肤粗糙、增厚,肿胀呈非指陷性,或发生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舌体胖大,苔厚腻,脉沉。

四治疗原则与调护要点

1.本病应遵循分期论治的原则,初期急性期多为湿热下注之实证,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期多为痰瘀阻络之虚实夹杂证,以益气健脾、利湿通脉为主。

2,抬高患肢、穿弹力袜、限制水盐摄入、预防感染。

五验案赏析

【验案1】

王某,女,55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

主诉:左下肢红肿疼痛反复发作8年,肿胀3年。

病史:患者8年前因足癣未治疗,左小腿出现红肿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丹毒”,行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此后,左小腿红肿疼痛每年发作1?2次,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多能缓解。近3年来左小腿逐渐增粗,皮肤粗糙,今来诊。症见:左小腿肿胀,皮肤粗糙,纳食少,小便调,大便稀,夜寐可。

查体:左下肢小腿及足部粗肿,趾缝间湿糜,皮肤粗糙硬韧,皮色黯褐,皮温略高,胫前为非凹陷性水肿,腓肠肌握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左下肢静脉彩超:左下肢静脉未见异常。

诊断:

中医:大脚风(脾虚湿阻证)。

西医:左下肢淋巴水肿。

治法:益气健脾,利湿通络。

处方:厚朴15g,白术20g,木瓜15g,木香10g,茯苓15g,泽泻15g,干姜10g,甘草10g,草果15g,丝瓜络20g,牛膝15g,地龙10g,川与15g,当归10g。水煎服,日3次。达克宁每日外用控制足癣。

二诊(2012年6月22日):患者诉行走时左小腿感轻松,舌体淡,苔白腻,脉滑。效不更方,续于7剂口服。

三诊(2012年6月30日):患者诉左小腿肿胀减轻,纳食增多,二便调,查:左下肢小腿及足部略肿,趾缝间无湿糜,皮肤粗糙硬韧,皮色黯褐,皮温不高,原方减泽泻,加生黄芭30g,陈皮15g,再服7日。并嘱患者行走时穿医用弹力袜以促进淋巴回流。

随访3个月,病情控制稳定,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侯俊杰)

【验案2】

王某,女,35岁。2008年U月初诊。

主诉:为左下肢肿胀半年。

病史:患者半年前因左小腿丹毒在当地医院行抗生素治疗好转,后出现足背肿胀,渐延及小腿,走路时略感肢体沉胀,逐渐加重,影响肢体活动,为求系统治疗来诊。症见:患者走路时感下肢沉胀,患肢肿胀,皮肤变粗糙,休息和抬高患肢都不能使肿胀消退,无肢体疼痛,无发热、恶寒。纳眠可,二便调。

查体:左下肢皮肤粗糙硬韧,皮色略暗,皮温可,胫前凹陷性水肿不明显,肢体比右侧明显增粗,无明显压痛,Homans征(-)。舌质黯,苔白腻而厚,脉弦滑。

诊断:

中医:大脚风(水湿内阻证)。

西医:下肢淋巴水肿(急性期)。

治法:利湿消肿,活血化瘀。

方药:蔗诙:仁30g,车前子30g,威灵仙15g,山茱萸15g,当归

文档评论(0)

136****3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