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VIP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仁寿一中南校区2022级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元诗中,诗人对屈原既有肯定与同情,也有不赞同。

元诗肯定屈原,主要是肯定其忠贞爱国的志行与高洁的人格。元诗对屈原忠贞爱国的肯定随处可见,如王旭《读〈离骚》》中的“奸骨百年尘共朽,忠名千古日月光”,秦衡《题燕穆之楚江秋晓图》中的“愧我无才重吊屈,忠魂千古有谁招”,而王沂的《题屈原渔父图》则点出了屈原的“眷眷乡国心”,刻画了其至死不忘故国的忠贞形象。元诗对屈原的不赞同主要是反对其“独醒”、自沉汨罗。反对其“独醒”的元诗并不少见,如“一尊正候陶征士,莫学三闾爱独醒”(《次韵简苏昌龄学士仲铭禅师》)。反对其自沉汨罗的士人自古有之,仅汉代就有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但元代诗人表现得更加直接,喊出了“君莫学屈原,空葬江鱼腹”(于立《题醉卧图》)的话语。

元代诗人对屈原志行及人格的肯定,对其遭遇的同情等,大多历代有之,并无新意。而对屈原“独醒”、自沉汨罗的反对,并非元代独有的,前代也有,后世也会有。在元代,儒生的地位一落千丈,儒生不仅没有稳定的入仕之路,还被种种不平的措施压制。元代科举时废时行,曾被废弃长达七十余年;恢复之后,又分榜取士,即使中举,也仍然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士人们便认为“归隐山林”或“饮酒自醉”才是生存之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元代文人在诗中否定屈原“独醒”自沉汨罗也就不足为奇了。

元人对屈原的志行虽有不赞同,但对屈原的作品十分喜爱和推崇。元代理学家吴澄就曾说,孔孟而下,人们乐传以屈原为首的数十君子之文。元人读《离骚》,在当时是随处可见的。元诗也可佐证,如“一灯深夜读《离骚》”(周霆震《戏笔》),“柴门尽日无人到,读罢《离骚》更煮茶”(李源道《暮春即事》)。

元代诗人不仅喜爱读《离骚》,在创作上也有意学《离骚》。元初诗风承宋末,或承继四灵、江湖诗派,流于浮浅;或继承江西诗派,调字酌句,争奇斗怪。元人认识到这种流弊之后,主张“宗唐复古”,即古体宗汉魏晋,近体宗唐,以期扭转风气,这几乎是学界公认的。但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元人认为只有自然而然地表达性情,才能进一步破除元诗模拟、浮浅之风,所以主张由汉魏上溯到风、骚,继承风、骚中的“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所谓“性情之真”即“性情流出,自然而然”(吴澄《王实翁诗序》),所谓“性情之正”即“哀而不伤”(《论语》),怨而不怒。屈原的作品不仅得“性情之真”,也得“性情之正”。如朱熹所言,屈原的作品虽然辞旨“怨怼激发”,然“皆生于缝继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是一种自然流出,不能自已的真挚情感。屈原的作品也并不是“怨君”,而是寄寓了其“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在客观上可以起到“正人心”的作用,合乎儒家“吟咏性情之正”的诗教理想。元人也看到了这一点,如吴澄虽然认为诗“古祖汉,近宗唐”(《胡助诗序》),但其也认为《诗》《骚》“性情流出,自然而然”,所以他说“言诗,颂、雅、风、骚尚矣”(《诗府骊珠序》)。元代诗人不仅在诗学理论上主张人们学《离骚》,也进行了创作。据学者统计,元代诗人创作了将近340首骚体诗,占元代骚体作品总数的一半以上。

元代诗人肯定与同情屈原,不赞同其“独醒”、自沉汨罗,而对其作品十分喜爱和推崇。

(摘编自陈静《元诗与楚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诗中,诗人对屈原有肯定与同情,元诗主要是肯定屈原忠贞爱国的志行与高洁的人格。

B.与汉代的贾谊、司马迁、班固等人相比,元代诗人在反对屈原自沉汨罗上表现得更加直接。

C.元代诗人反对屈原“独醒”、自沉汨罗,原因就在于元代科举被废弃而士人们无入仕之路。

D.元代诗人在诗学理论上肯定了《离骚》的“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还创作了骚体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元诗对屈原的肯定、同情与元诗对屈原的不赞同进行对比,论证了元代诗人的复杂心理。

B.文章列举元人读《离骚》的例子,论证了元代诗人虽喜爱读《离骚》,但对屈原的志行不赞同。

C.文章运用引证法,除了大量引用元代诗句外,还引用了朱熹等人的言论,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D.文章整体上采用总—分—总式结构,首先提出论题;然后展开分析,深入论证;最后总结得出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元代有人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