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美育——美即生活-1.1美的起源和发展-教案.docVIP

美育——美即生活-1.1美的起源和发展-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课教案

课题

1.1美的起源和发展

使用教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音响、课本

课前准备

准备好上课所需的《清明上河图》和《兰亭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

2、学生应能根据课本的图片,通过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推导出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

3、学生能够根据课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推导出美是如何逐步走进人类的精神生活的。

4、学生应能根据课堂内容的引导,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审美意识是怎样形成的。

思政点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校园中发现美。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发现校园中的美。

板书设计

一、从工具到礼器

二、有意味的形式

直接反映自然形象的图形

抽象的图形

几何印纹

三、美逐步走进人类的精神生活

原始乐舞

原始绘画

作业布置

美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人类的审美意识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后记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提问学生:“什么是美育?”通过同学们踊跃的回答,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为之后的内容做好辅垫。

新授

(一)从工具到礼器

活动一:初步感知

教师利用带来的《清明上河图》(非真品)和《兰亭序》(非真品)向学生提问:“美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学生总结得出:?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活动二:深入探究(本课的重难点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人类的审美意识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

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是在创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早的审美体验,也产生于生产工具创造和使用的经验之中。当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打制石器工具,制作石刀、石斧的时候,为了使用方便,就把工具打磨得光滑、均匀、规整一些。在”工具应具有规律性形状“的感知中,已经孕育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

教师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三:开拓思维

通过展示比较书上第三页不同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期的石头,它们的造型从不规则到对称、均衡,体现美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引导学生畅谈对不同石头美感的想法。

学生总结得出:

1、教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提问学生:“什么是美育?“

3、教师将带来的《《清明上河图》和《兰亭序》向学生展示。

4、教师向学生提问:“美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5、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人类的审美意识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展示比较书上第三页不同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期的石头,它们的造型从不规则到对

倾听教师的自我介绍。

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问答。

3、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和《兰亭序》。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5、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得出交流的结论。

学生倾听教师的归纳总结。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是在创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早的审美体验,也产生于生产工具创造和使用的经验之中。并且,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有意味的形式

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石器的造型更加均匀、规整,而且还有了方圆的变化。同时,许多彩陶器具产生了,这些器具的造型十分优美,技法熟练,色彩鲜艳,花纹丰富,装饰图案和器具的形状结合得非常和谐,装饰部位的选择和人的视角关系的处理恰到好处。特别是各种几何图纹的出现,成为陶器纹饰成熟的标志。这些都说明,人们已不仅注意器具的实用价值,而且还注意了它们的审美价值,把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直接反映自然形象的图形

这类图形主要包括鱼纹、鸟兽纹、花果纹等。它们大都和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人们在劳动中经常接触和喜爱的对象。

让学生尝试画出这些反映自然形象的图形。

抽象的图形

这些图形大都是人们从自然和生活形象中提炼、概括出来的。

举例,有哪些属于抽象的图形?

几何印纹

人类在制陶之前已学会了编织,后来人们便把编织物的纹样拍印在陶器上。这些纹样开始比较粗糙,后来逐渐规模化、图案化。常见的几何印纹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云雷纹等。这些几何纹连续反复,形成一种规则的图案美。

美逐步走进人类的精神生活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审美意识日益增强,追求美、表现美逐渐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