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轼的诗词按时间顺序排列.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词按时间顺序排列

提到大文豪苏轼,人们会凭记忆随口拈来几句课本中的佳句:“欲

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怀民亦未寝”、“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语文老师眼中,这些词句代表了不同的体裁和情感。在历史老

师眼中,这些词句代表着不同的人生阶段。而我们作为学生时,根据

诗词认识苏轼人生经历的顺序,存在片段化、跳跃性的问题。今天就

让我们循着苏轼的生平时间线,来梳理这些诗词的顺序。

阶段一:名动京师初入仕途

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体裁:七言律诗

年份: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冬地点:河南渑池县

背景:苏轼、苏辙两兄弟赴京应试曾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

壁上题诗。后来,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经过渑池,苏辙送兄至郑州,

分手回京,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因作此诗相和。

主旨: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阶段二:政见不合自请出京

代表作一:《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份: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地点:杭州西湖

背景: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弊病。王安石颇感

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

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主旨:第一首写诗人在晨曦中迎客,在晚雨时与客共饮,沉醉于西湖

的雨景之中;第二首对西湖景色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以

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代表作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体裁:词

年份: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地点:山东密州

背景: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政治处境不好。一次

偶然的围猎活动,激发了少年时期就有的立志报国的豪情,而创作了

此词。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

都具有开拓意义。

主旨:上片出猎,下片请战,词中历来是香而软的儿女柔情,而今换

上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事业。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

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代表作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体裁:词

年份: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地点:山东密州

背景:中秋之际,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

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主旨: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阶段三: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代表作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体裁:词

年份: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地点:湖北黄州

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一百零三日,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

黄冈)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元丰

七年(1084)六月,在此居住四年多。

主旨: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

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代表作二:《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裁:词

年份: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地点:湖北黄州

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

文档评论(0)

131****2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