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对新型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的探讨一一从孟凡喜多起诈骗案谈起
陈玉荣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运用,以及全球化、一体化的高度进步,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传统犯罪正不断向网络渗透。甚至一些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大肆进行诈骗活动,逐渐从撒网式、地毯式向量体式、订单式诈骗发展。除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地址等传统静态信息外,手机定位记录、通话记录、开房记录、车辆运行轨迹等动态信息越来越多被用于犯罪。其中,网络诈骗犯罪由于充分利用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跨国性、实时性等特点,使其欺骗性和隐蔽性更强。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加上经济社会发展快、社会管理面临矛盾增多等因素,造成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虽然,公安机关采取大量措施来预防和打击犯罪,但由于犯罪活动还具有反复性特征,在社会矛盾作用下犯罪活动不可能在短时期内锐减。但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建设网络强国,决不能让网络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非常时期,常态发布。
犯罪分子通过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步步设套,形成衔接紧密、针对性强的一条龙犯罪模式。如被北京、深圳等多地公安机关悬赏缉拿的安徽淮南籍男子孟凡喜等10多人组成的多起团伙网络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假冒专家教授的身份,向多位良善之人行骗,采取微信、支付宝的方式诈骗钱财,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孟繁嬉,真名孟凡喜,男,1967年生,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人,先后以假冒武大教授、管理咨询专家、大数据专家、北京大数据中心主任、北京仁达方略咨询合伙人、中投咨询总监等虚假头衔,与其团伙以跨境赌博博彩高息返水理财项目,以及与受骗人一起共同承接“十四五”规划项目和企业管理咨询项目为名,先后在北京、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以租赁房屋作为诈骗场所,诈骗多人钱财,气焰嚣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仅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孟凡喜等人就涉及大小案件数十起,累计骗取他人钱财高达数千万。
就在前不久,孟凡喜以签订虚假合同,承诺与某咨询公司的讲师一起共同做咨询项目、利益均分为噱头,骗取某位讲师20余万元,该案件已被受害人在公安局某派出所立案,目前此案正在审理当中。据某派出所民警介绍,家住深圳的刘先生,今年3月份通过微信的方式,经孟凡喜团伙中的一位罗姓女子介绍,通过下载手机APP参加一个跨境赌博博彩返水投资理财项目,孟凡喜声称此项目是长期理财的好项目,保证4月份返还,并保证每天准时返还刘先生净赚1000元。于是刘先生便加了孟凡喜的微信,在孟凡喜的蛊惑人心的话语和操作下,刘先生便下载安装了这个所谓的跨境博彩理财高息返水项目软件。随后,刘先生按照孟凡喜的亲自操控下扫码投资了10万元。谁知当刘先生将钱扫码进去后,孟凡喜第一天果真返给刘先生1000元,接着孟凡喜又三番五次让刘先生追加投资,声称他自己已投资了300万,就这样,刘先生便把自己积攒一生的养老钱投了进去,累计被孟凡喜以这种形式骗走了260万元,当刘先生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中只剩下不足100元时,这才恍然大悟,马上拨110报警。上述案例只是近年来不法分子孟凡喜针对良善之人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
1.目前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概念的诠释。2016《意见》中,对电信网络诈骗定义为“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实践中诈骗犯罪常常使用通讯工具、互联网,如何区分界定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是实践中的疑点、难点。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李睿懿对2016年《意见》的解读中指出,电信网络诈骗是特定的概念,是点对面的诈骗,不是传统点对点的诈骗。传统诈骗包括利用通讯网络技术手段,但针对特定人。电信网络诈骗包括“精准诈骗”,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点对点诈骗。实践中应对个案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像酒托诈骗,一般是利用网络撒网式诈骗,也可以适用2016年《意见》。据此,电信网络诈骗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利用电信网络手段,实施点对面的诈骗;二是利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手段,实施的点对点诈骗。
2.目前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定性。理论界与实务中对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还是盗窃罪颇有争议,如何认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关键。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在被害人不知情情况下处分财产,被害人非自愿。诈骗罪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自愿处分自己的财产。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自愿处分自己的财产,对此无争议,也较容易理解。实务中,被害人对处分财产的认知程度不同,导致认定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分歧。例如,犯罪嫌疑人孟凡喜等人通过电信诈骗手段,诱骗被害人到ATM机设置查询密码,当被害人按照犯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abaqus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塑性模型.docx VIP
- 医学课件-皮肤软组织感染.pptx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食材分拣、包装、运输、验收、售后整体配送服务方案.docx VIP
-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实践经验分享试题附答案.doc
- 2025年辽宁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油漆来料检验报告.docx VIP
- 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