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要说中国古代刺客,不得不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豫让。如今广为流传的“士为知己者死”就出自这位义士。

根据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中的记载,豫让姓姬,是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他先为范氏做事,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但都未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之际,豫让遇到智伯,成为其家臣。智伯对豫让很尊重,豫让很感激智伯的知遇之恩。

公元前455年,智伯成为晋国执政者。因卿大夫赵氏拒绝献出封地,智伯联合魏氏、韩氏两家共同对赵氏发动“晋阳之战”。

公元前453年,当时还是晋国卿大夫之一的赵襄子派人向魏、韩陈说当时局势的利害关系,魏氏、韩氏临阵倒戈,联合赵氏反攻智氏,智伯被赵襄子擒杀,三家分割了他的属地。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三家分晋”。赵襄子痛恨智伯到了极点,他把智伯的头盖骨拿来做饮器。

豫让奉智伯为知己,却未能尽忠,空留满腔遗憾。“士为知己者死”,豫让暗下决心,一定要杀了赵襄子为智伯报仇。于是,豫让改行做了一名刺客,而他这个刺客的目标只有一个——赵襄子。

豫让更名改姓,伪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干起了打扫厕所的活儿。凭借这身临时学来的“手艺”,豫让成功混入赵襄子的宫中修整厕所。他想借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杀死他,但是很快就被赵襄子发现擒住了。

在审问时,豫让毫不掩饰自己的动机:“欲为智伯报仇!”侍卫们都吆喝着杀掉豫让,而赵襄子无比感慨地说:“他是义士,我以后谨慎小心就是了。”在侍卫们的一片反对声中,赵襄子让豫让走了。

不得不说一下赵襄子与智伯之怨。当年智伯任晋国正卿时瞧不起赵襄子,曾骂他“相貌丑陋,懦弱胆怯”。后来一同讨伐郑国时,智伯还借酒醉将酒杯扔到赵襄子脸上。虽然赵襄子忍下了屈辱,但是仇怨就此结下了,所以赵襄子才那么痛恨智伯。

按理说,豫让被逮个现行,却被宽厚仁慈的赵襄子放走,理应就此收手了,但是他心里始终揣着那句誓言:士为知己者死。于是,豫让干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他全面改造了自己的外形:用漆涂满全身,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剃光了胡须和眉毛,将自己彻底毁容,甚至为了改变声音,吞下熊熊燃烧的火炭,然后假扮乞丐乞讨。

豫让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给豫让支招儿:“凭你的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他必然重视你、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复仇的机会不就多了。”豫让听了这话后,却不以为然地笑了。他认为为了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很不齿也很不道德,是一种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豫让的话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复仇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复仇本身。

豫让提前摸清了赵襄子某天的出行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必经之路上的一座桥下埋伏。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如今已成为名胜古迹,名曰“豫让桥”。

这天,赵襄子的人马行至此处,没想到还没到桥上,马儿突然受惊。赵襄子立即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遂派手下去打探,果然是豫让。豫让再次被拿下。

赵襄子万分气恼:“你曾经不也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你为何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而智伯死了,你却对我非杀不可?”

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而智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放走豫让,正犹豫怎么处置他时,豫让提了一个荒唐的请求——请赵襄子脱下一件衣服,让他象征性地刺杀一下,以完成最初的誓言。赵襄子感念他的忠诚,满足了他的要求。豫让达成心愿后拔剑自刎。

综上可见,豫让并不擅长行刺,但他被后世奉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不是因为他武艺高强,而是因为他对自己誓言的坚守,对忠诚的执着。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