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证券研究报告
传感器: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感知”的关键
——人形机器人系列深度PPT(四)
行业评级:看好
2024年2月18日
分析师
邮箱
邱世梁
qiushiliang@
分析师
邮箱
王华君
wanghuajun@
研究助理
邮箱
姬新悦
jixinyue@
证书编号
S1230520050001
证书编号
S1230520080005
传感器:人形机器人“具身感知”的关键,国产替代空间大
1、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感知内外部环境的基础,预计产业化成熟后在人形机器人BOM成本中占比合计约22%
人形机器人主要包含四大核心技术模块:环境感知模块、智能AI芯片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其中环境感知模块主要由负责数据采集与环境认知的传感器构成。根据马斯克2024年1月16日发布的视频,Optimus已可在桌面上进行叠衣服操作,随着人形机器人目标应用场景从工业场景向家庭场景拓展,对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力矩传感器:用于关节处测量力矩/扭矩,按照测量维度可分为一至六维力传感器。产业化成熟后,在人形机器人BOM成本中占比约16%;
触觉传感器:用于灵巧手等部位实现触觉反馈,主要有MEMS和柔性电子皮肤两种技术路线。产业化成熟后,在人形机器人BOM成本中占比约3%;
视觉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眼睛”,利用环境和物体对光的反射来获取及感知信息。产业化成熟后,在人形机器人BOM成本中占比约2%;
惯导IMU:能够测量人形机器人的角速度、加速度。产业化成熟后,在人形机器人BOM成本中占比约1%。
2、市场规模:力矩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惯导应用场景广泛,触觉传感器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人形机器人打开较大增量市场空间
目前全球力矩传感器、柔性触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惯导IMU的市场规模分别为589、110、880、43亿元,预计至2030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增量市场空间分别达333、47、37、23亿元。
3、竞争格局: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传感器供应以海外厂商为主,国内企业起步较晚,有望借力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弯道超车
力矩传感器:应变式六维力矩传感器应用较广、壁垒较高,目前国内厂商体量较小。六维联合加载设备是重要设备,应变片和人工成本是降本关键。
触觉传感器:由于应用领域受限、工艺壁垒较高,目前主要以国际生产厂商为主,国内厂商在设计研发、材料研究、批量化生产等方面持续突破。
视觉传感器:基恩士和康耐视作为机器视觉龙头占据超60%的全球市场份额,2021年国内机器视觉企业销售额在1亿以上的企业仅占16.5%。
惯导IMU:2022年BOSCH以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ST和TDK分别占比25%和21%,中国IMU市场最大本土厂商为矽睿科技,市占率为2%。
4、投资建议: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模块的关键,受益于产业化发展提速。
力矩传感器:推荐柯力传感,关注东华测试、中航电测;触觉传感器:关注汉威科技;视觉传感器:关注奥比中光;惯导IMU:推荐
华依科技,关注芯动联科等。
2
5、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超预期、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数据测算偏差风险。
01
Part1
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引领传感器需求爆发
3
传感器的核心是数据采集,由三部分构成1.1
传感器的核心是数据采集,由三部分构成
1.1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微处理器、信号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直接感受测量信息,并输出与被测量信息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微处理器是指以敏感元件的输出为输入,把输入数据转化为电路信息的元件;基本转换电路再将电路参数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量。
传感器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其工作原理是:敏感元件将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到信号调制电路中,经过滤波、放大、A/D转换后送达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计算、存储、数据分析处理后,一方面通过反馈回路对传感器与信号调理电路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测量过程的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将处理的结果传送到输出接口,经接口电路处理后按输出格式、界面定制输出数字化的测量结果。
图:智能传感器基本结构图:传感器电路基本模块工作原理
图:智能传感器基本结构
图:传感器电路基本模块工作原理
直接感受被测量
电量
(二次信号)
被测量敏感(一次信号)元件
被测量
敏感
(一次信号)元件
微型处理器
信号转
换电路
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电路参数,如电阻、电感、电容或电流、电压
资料来源:《物理网前沿实践》,纳芯微招股书,浙商证券研究所 4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2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2
根据不同的技术特征和应用领域,传感器的发展可以分为机械化时代(人类出现-1870年前后)、电气化时代(1870年-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互联网行业跟踪研究报告:近期多次被提及的“数字经济”,对互联网行业影响几何?.pdf
- 互联网行业:2024年网络安全展望最新完整版本.docx
- 互联网行业:加密货币产业链梳理最新完整版本.docx
- 交通运输行业分析:结构性物流降本大势所趋,看好铁路货运及多式联运.pdf
- 交通运输行业报告 ( 2 0 2 4 . 0 2 . 2 6 - 2 0 2 4 . 0 3 . 0最新完整版本.docx
- 交通运输行业报告:中国向瑞士等六国试行免签,高股息个股再度上行.pdf
-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风起大国央企_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视角看交运(红利资产篇之高速公路).docx
-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低空经济发展提速,eVTOL开启低空交通革命.docx
- 建筑工程管理砖墙砌筑工程技术交底.docx
- 建筑工程管理砖混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工作证明模板.docx VIP
- 优特五防操作简单流程.doc VIP
- 国家一级文物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人面鱼陶》介绍ppt课件(优质ppt).pptx VIP
- 最新企业2025十四五规划.docx VIP
- 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有孩子无财产离婚协议怎么写6篇.docx VIP
- XFT 3018—2022 消防业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docx VIP
- 2024广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公需课答案.docx VIP
-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使用手册.doc VIP
- 美国FDA指导原则 普外科用电外科器械上市前通知(510(k))递交要求.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