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推拿學發展源流;;推拿,古稱“按摩”、“按蹺”、“喬摩”、“撟引”、“案撫”等,如《素問·血氣形志篇》記載:“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異法方宜論篇》記載:“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雜食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靈樞·病傳》記載:“黃帝曰:餘受九針於夫子,而私覽於諸方,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焫、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推拿”一詞,始見於明代萬全的小兒推拿著作《幼科發揮》,明代錢汝明在《秘傳推拿妙訣·序》中指出:“推拿一道,古曰按摩,上世治嬰赤,以指代針之法也”。;明代醫家萬全;先秦時期,按摩是主要的治療和養生保健手段。唐代之前,常常將“導引”和“按摩”聯繫在一起稱謂。導引,唐代王冰解釋為“搖筋骨、動支節”,是自動還是他動,是自搖還是他搖,王氏未加詳說;唐代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則認為導引是一種“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的方法,提出了自我操作的特點;《莊子·刻意》提出“吹啕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強調了呼吸運動的要求。從這些古代文獻中可以概括地認為,“導引”是一種配合呼吸、進行自我手法操作、自主活動的防治疾病和強身保健的方法,它與現在的功法訓練相類似。“推拿”則是一種可以配合呼吸,既自動又他動地進行手法操作的防病治病的方法。因此,導引和推拿也是兩種密切相關的療法。尤其是結合功法鍛煉的自我手法操作,既可謂之推拿,也可稱之導引。;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畫《導引圖》描繪44種導引姿勢,其中有捶背、撫胸、按壓等動作,並注明了各種動作所防治的疾病。這些動作,就是自我推拿的方法。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出土的簡書《引書》是一部導引術專著,其中也描寫了治療顳下頜關節脫位的口內複位法、治療落枕(急性斜頸)的仰臥位頸椎拔伸法、治療腸癖(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後伸扳法、治療喉痹的頸椎後伸扳法,將推拿按摩方法用於骨傷科疾病的診治。同時,先秦時期的推拿還應用於臨床急救,《周禮注疏》一書中說:“扁鵲治虢太子暴疾屍厥之病,使子明炊湯,子儀脈神,子術按摩”,描述了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運用推拿等方法成功地搶救了屍厥病人一事。
;馬王堆《導引圖》;張家山出土的簡書《引書》;秦漢時期,我國的醫學著作較完整地記載了推拿防治疾病的方法。據《漢書·藝文志》所載,當時有推拿專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可惜這本我國最早的推拿學專著已佚。《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且比較全面、系統闡述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古典醫學巨著,約成書於秦漢時期。該書中有不少有關推拿的記載,概括了推拿具有的行氣、活血、舒筋、通絡、鎮靜、止痛、退熱等作用(《素問·調經論》《素問·舉痛論》《素問·血氣形志篇》等);記載了推拿可以治療痹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多種病症(《靈樞·經筋》《靈樞·雜病》《靈樞·癲狂》等);描述了有關推拿工具——“九針中的“圓針”和“鍉針”(《靈樞·九針十二原》);介紹了推拿治療的適應症及禁忌症(《素問·舉痛論》和《素問·玉機真藏論》);還提出了對按摩人員的選材與考核標準(《靈樞·官能》)。;秦漢時期,臨床已科學地應用體外心臟按摩搶救自縊死者。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雜療方第二十三》介紹“救自縊死方法中說:“將自縊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臥之。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少挽其發,常弦弦勿縱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數動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僵,但漸漸強屈之,並按其腹。如此一炊頃,氣從口出,呼吸眼開,而猶引按莫置,亦勿苦勞之。同時,推拿手法操作時,已注意與其他方法的結合。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了漢代淳於意以寒水推頭治療頭痛、身熱、煩滿等症;《金匱要略》中提到對四肢重滯的患者可用導引、吐納、針灸、膏摩等法治療。其中膏摩,即是將藥煎成膏劑,塗在患處進行按摩。用“寒水”作介質進行推,以藥膏作介質進行摩,都是加強兩者的作用。;東漢名醫張仲景;魏晉時期,有不少將推拿應用於搶救的記載。如葛洪在《肘後救卒方》中記載治卒心痛方:“閉氣忍之數十度,並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治卒腹痛方:“使病人伏臥,一人跨上,兩手抄舉其腹,令病人自縱重輕舉抄之,令去床三尺許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治卒腹痛方所介紹的“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的方法,可謂是最早的捏脊法。捏脊法和抄腹法的出現,表明推拿手法逐漸從簡單的按壓、摩擦,向手指相對用力且雙手協同操作的成熟化方向發展。;隋唐時期,推拿已發展為一門專業的治療方法。如隋代所設置的全國最高的醫學教育機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