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pdfVIP

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__,误入耦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2)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赤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提出不同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望》诗中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②A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

匆匆的人生,B,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③人

(,:)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溺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④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

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

()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

2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3

()给第②句AB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

()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3.对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顶着一髻白花,好像一位少妇。(比喻)

B.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拟人)

C.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

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比喻)

D.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4.下列各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的

当山林中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学校统一着装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攀比的风气。

D.在校园安全排查中,安监办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5.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时思想家。

2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晓雾将歇

②四时俱备

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4

()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列举他有什么深意?

5

()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油

①②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尚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

③④

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

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

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

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犬,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

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鄜、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②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③土人以雉尾挹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