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
高2021级第二次月考讲评作文选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白居易在《答友问》中写到: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
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销易如雪;
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作者认为才如利剑,是一个人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就像斩马杀敌“良玉不如铁”一样,一个人有德无才,很难大有作为。德如良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本保证。就像同在炉中铁易销而玉不热一样,一个人有才无德,不可能在事业上持久,最终必定失败。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生活实际,在主题班会上作一个发言。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材料分三部分:一是白居易的诗歌《答友问》,二是对诗意的解读,三是具体的写作要求、任务情境。“作者认为”一段文字是对诗意的解读,也是审读题意的重点。文段指出“才”是一个人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本保证;一个人有德无才,很难大有作为,一个人有才无德,不可能在事业上持久,最终必定失败。从才、德于人的重要作用出发,明确才德的重要价值。二者平施笔力,却暗含对比,极富思辨色彩。从遣词造句上看,“必要条件”之于“根本保证”,“很难大有作为”之于“最终必定失败”,表意上当有轻重之别。因此,文段意在表明:才德二者不可或缺,更要以德为先。
具体要求中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及生活实际,做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立德树人”作为人生教育的价值旨归,是此题的写作背景。要就这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就要关注时下社会上关于“才德”的一些事实和观点。现今社会上一些德不配位的现象和国家层面的诸多整改措施都可结合来写。又因是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就要关注写作的文体意识和对象意识。
【佳作选登】
才德兼备,方成大业
6班徐瑜茜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班会上进行发言,今天,我想与大家谈一谈“才”与“德”的关系,以及若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才与德孰先孰后求之,亦或孰轻孰重。
白居易曾在《答友问》中将才比作利剑,将德比作良玉,这位诗人选取了两个极富深意的喻体,“剑”与“玉”,恰恰是我国古代帝王将相不可或缺的两件随身物件,前者代惩奸除恶,开疆拓土之能,为打天下之物;后者,为切磋琢磨、温润安宁的象征。若放于当今时代,才之“剑”,则是赢得财富或地位、有所成就的先决条件;德之“玉”则是守住这份功绩,并将其延续的本源力量。
有才无德之人,于己,即使曾辉煌一时,也难守住江山;于人,更是能贻害四方,终成祸患。如近年轰动全国的北大学生弑母案,任谁也难以想象一个已经进入了全国最高学府、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青年,会犯下如此于礼法人伦皆不容的罪恶,亲手将声名和前程一起葬送。又或是娱乐圈屡见不鲜的“塌房事件”,自己身败名裂不谈,更使得一群粉丝盲目追随,罔顾法律与道义,三观扭曲沦丧。这些案例,使我们不乏悲哀的发现,很多有才之人亦是“德不配位”,亦可见天理昭昭,道德败坏之人终无所遁形。有才无德,纵曾飞上枝头,也必将跌进尘埃。
有德无才之人,于己,纵有济世之心,难成济世之功;于人,不过落得一声惜叹,空有良善的声名。古贤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不乏德行美好之人看到了世相污浊、民众苦难,然后才能所限,无力回天。他们独善其身时,却也深恨自己不够兼济天下的资本,这种无力与无奈,比起才德皆无之人的浑噩度日、不问世事,反倒是一种更深的伤痛。犹如战国时,宋国君主恪守道义,定要等楚军过河,才能出击,最终一败涂地,城池尽失。后世谈论也不过得一“愚善而无变通之才”的评断了。由此观之,有德无才,虽德行高尚,值得尊敬,若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则又十分困难了。
若只有剑的锋锐而无玉的温润,未免过刚易折,伤人伤己;若只有玉的美好,而无剑的果决,又难得力挽狂澜,有所建树。但若定要分先后取舍,我想,德应为本,才华辅之,毕竟剑锋能铸,美玉难求,你我都应当先成人,再成才,宁可平凡一生但无愧于心,不可一味打磨才干,磨灭了本性中最珍贵的真善美。
但正当少年时,我们应负壮志以“剑玉”双全、才德兼备为目标去努力,我们不愿将来空有一身才华却声名狼藉,亦不愿所见困厄为之恻隐却徒自悲伤,无可奈何。我们既要“清醒,温和知进退”,守住心中的方寸明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又要努力上进且优秀,积累学识,增长才干,有朝一日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才德兼备,方成大业。未来这个社会也需要更多才德兼备者,共筑盛世河清海宴,至千秋万载,大道同存。
愿你我素履以赴盛世!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评语】
本文思路非常清晰,富有条理。从对“玉”和“剑”这两个喻体的理解写起,纵横古今,颇有文采,亦有见地。接下来分别谈“有才无德”与“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