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冯世纶教授临证实录(全部20案)
展开全文
1、冯世纶临证实录: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
□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余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
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
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
井然有序。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
方的魅力得到淋漓体现。原案实录,供同道参阅。
案例
李某,男,4岁。2010年3月6日初诊。
患儿自出生10月左右开始反复发热,经多方中、西药物治疗,但
一直未能控制高烧。为了给孩子治病,全家由农村搬到北京居住。每
隔三五天可以没有任何原因就发烧,而且一发病就是高烧,又特别难
以控制。经多家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检查,皆考虑呼吸道炎症性病变。
来诊时诉昨晚无明显诱因,又出现发热,体温38.6℃,服“退热药”
汗出热退,今晨体温又上升至39.6℃,遂慕名就诊于冯世纶老师门诊。
刻下症见:发热,鼻塞,流涕,四肢厥冷。舌尖红,舌苔白,脉浮紧
数。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合病,辨方证属大青龙加薏苡败酱桔梗汤证。
处方:生麻黄18克,桂枝10克,炒杏仁10克,炙甘草6克,桔梗
10克,生薏苡仁18克,败酱草18克,生石膏45克,生姜15克,
大枣4枚。1剂,水煎服。嘱当晚先服四分之一量,温服后盖棉被。见
微汗,停后服;无汗,继服四分之一量。停用其他药物。
2010年3月8日二诊:上方第1次服药后未见汗,但小便增多,
体温有所下降(仍然39.4℃)。继服第二次、第三次皆未见汗,待第
4次给患儿服下最后的四分之一,即一剂药服尽,午夜汗出,体温恢复
正常。患儿安睡,次日白天玩耍如常。至晚上体温又开始上升,达
38.8℃,未服退热药。刻下症见:发热,咽干,口干欲饮水,纳食减
少,大便尚调,鼻流浊涕,精神欠佳。舌质红,口唇红如妆,舌苔白,
脉细滑数。辨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辨方证属小柴胡加石膏汤证。
处方:柴胡24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桔梗10
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6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1剂,水煎
服。服法同前。
2010年3月10日三诊:服药后仍有发热,但只用中药,不需用
退热西药即能控制。发热前有恶寒,精神明显好转,纳食尚可,鼻流
浊涕。舌苔转黄,脉浮弦数。辨六经属三阳合病,辨方证属柴胡桂枝
汤合白虎汤证。处方:柴胡24克,黄芩12克,清半夏15克,炙甘草
6克,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生石膏100克,知母12克,生山
药10克,党参10克,桔梗10克。1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1日四诊:昨晚服药后汗出,热退。今日已无发热,
精神好,纳食尚好,大便调。仍有鼻塞、口干。舌苔白,脉浮紧数。
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合病,辨方证属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处方:
生麻黄10克,生薏苡仁30克,炒杏仁10克,炙甘草6克,败酱草
30克。1剂,水煎服。
药后诸症悉退,痊愈。
体会
本案患儿反复高烧4年,实属罕见。用经方短期能治愈,体现了
经方六经辨证及辨方证的科学性。四诊而愈,实属不易。
治病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发热本属常见病症,中医治疗每每应手而效。但临证不乏难治者,
常使医者恨无良方、效方可用。从治疗过程中可以看出,本案患儿确
属难治者。从辨六经来看,本案始终以阳明病为主,外合太阳、少阳。
在冯世纶的六经辨证思维中,大青龙汤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属
“太阳阳明病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证、白虎汤证属“正阳阳明病
方证”。本案首方用大青龙汤“解太阳表,清阳明里热,并祛在表之
水湿”,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去附子“清热、排脓、消肿(鼻流浊
涕)”。二方用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加桔梗。据冯世纶经验,“外感表
解而热不退”多现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方证。三方用白虎汤合小柴胡汤
合桂枝汤。因里热重,生石膏“若不大量用则无效”,故用至100克。
桂枝汤“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调和营卫之方”,“本方
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
胃增液的发汗、止汗法,是驱邪不伤人的。”面对连续病理性发热、
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