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三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pdfVIP

江苏高三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高三高中语文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在继承音乐传统的时候,应持的态度。自古以来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交流从未间断,少数民族的音乐

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音乐也在各民族音乐融合的基础上,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

台上绽放光彩。

A.开放密不可分百花齐放B.开阔亲密无间百花齐放

C.开阔亲密无间渐臻佳境D.开放密不可分渐臻佳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

华为手机的认识。

B.政府部门既要明确其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慈善事业发展注

入不竭的动力。

C.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韧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效传达了关于力与

美的正能量。

D.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

的突破。

3.下列标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草坪标语)

B.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标语)

C.扬起希望的风帆,走上新生的坦途。(医院标语)

D.司机一杯酒,亲人几多愁。(公路标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易得,与环境

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在这

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

①寂寞是一种清福

②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③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5.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

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寄答京友

李贽

“才难,不其然乎!”今人尽知才难,尽能言才难,然竟不知才之难,才到面前竟不知爱,幸而知爱,竟不见有若己

有者,不见有称喜赞扬不啻若自其口出者,如孔北海之荐祢正平,跣足救杨彪也。何也?以其非真惜才也;虽惜才,

亦以惜才之名好,以名好故而惜之耳。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呜呼!吾无望之矣!

举春秋之天下,无有一人能惜圣人之才者,故圣人特发此叹,而深羡于唐、虞之隆也。然则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

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孔子惜才矣,又知人之才矣,而不当其位。入齐而知晏平仲,居郑而知公孙子产,闻

吴有季子,直往观其葬,其惜才也如此,使其得志,肯使之湮灭而不见哉!然则孔子之叹“才难”,非直叹才难也,

直叹惜才者之难也。

夫才有巨细,巨才方可称才也。有巨才矣,而肯任事者尤难。既有大才,又能不避祸害,身当其任,勇以行之,而

不得一第,则无凭,虽惜才,其如之何!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藉手以荐之矣,而年已过时,则虽才如张襄阳,

亦安知听者不以过时而遂弃,其受荐者又安知不以既老而自懈乎?

夫凡有大才者,其可以小知处必寡,其瑕疵处必多,非真具眼者与之言必不信。当此数者,则虽有大才,又安所施

乎?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然非委曲竭忠,真若自己有,真不啻

若口出,纵人信我,亦未必能信我所信之人,憾不得与之并时,朝闻而夕用之也。呜呼!可叹也夫!

(选自李贽《李温陵集》卷四《焚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举春秋之天下举:

②直叹惜才者之难也直:

③可藉手以荐之矣藉:

④则虽有大才,又安所施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