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374—2024油莎豆储存品质判定技术规则.docx

DB15T 3374—2024油莎豆储存品质判定技术规则.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7.200.20

CCSB33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374—2024

油莎豆储存品质判定技术规则

Guidelinesforevaluationofcyperusesculentusstoragecharacter

2024-03-15发布

2024-04-1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粮油标准质量监测中心、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杭锦后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包头市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呼和浩特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内蒙古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庆丰、贾俊亭、杨堰锟、成志平、侯智惠、焦智斌、杨建忠、郭建忠、张小利、张银霞、巩建勋、李建平、郭颖、吴晓彤、杜瑞亭、李明静。

油莎豆储存品质判定技术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莎豆储存品质判定的储存品质分类、储存品质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判定规则等技术内容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评价在安全储存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油莎豆的储存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T5490粮油检验一般规则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14488.1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

GB/T26631粮油名词术语理化特性和质量

GB/T29890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6631和GB/T2989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储存品质分类

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油莎豆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

5储存品质指标

油莎豆储存品质指标见表1。其中酸价为主要分类指标,其他为参考指标。

表1油莎豆储存品质指标

项目

宜存

轻度

不宜存

重度

不宜存

色泽、气味

表皮微皱缩,呈橘黄色、淡褐色、褐色,有微香甜味,无异味。

表皮微皱缩,呈灰橘色、灰褐色,略有苦味。

表皮微皱缩,呈黑褐色,有哈味、苦味。

酸价(以脂肪计)KOH/(mg/g)

≤3.0

≤5.0

5.0

水分含量

/(g/100g)

≤10.0

10.0

完整粒率/%

≥90.0

6检验方法

6.1色泽、气味

按照表1要求执行。

6.2酸价

按照GB/T14488.1先提取油莎豆粗脂肪,再按照GB5009.229测定油莎豆酸价。

6.3水分含量

按照GB5009.3或按照GB/T5497执行。

6.4完整粒率

按照GB/T5491分取500g(m1)试样,按照GB/T5494规定的方法分两次筛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量(m2)。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称取试样100g(m3),倒入分析盘中,分别拣出杂质(m4)、生霉粒(m5)、未熟粒、破损粒和虫蚀粒(m6)合并称量。

6.4.1结果计算

完整粒率按照式(1)计算:

完整粒率(%)=(||(1?根(||((m3?m45?m6)/2根100………………(1)

式中:

m2——大样中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

m1——大样质量,单位为克(g);

m3——小样质量,单位为克(g);

m4——小样中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

m5——生霉粒质量,单位为克(g);

m6——未熟粒、破损粒和虫蚀粒质量,单位为克(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0%,求其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7检验规则

7.1一般规则

按照GB/T5490大豆检验程序执行。

7.2扦样、分样

按照GB/T5491执行。

7.3储存品质检验

7.3.1入库前,应逐批次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作为入库的技术依据;入仓后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