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32个.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32个

————————————————————————————————作者:

————————————————————————————————日期:

陶行知教育故事

目录

1稿费的故事

2拜人民为老师

3烧扑克牌

4不要做井底之蛙

5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6培育革命的后代

7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

8“新安旅行团”的故事

9要又学又问

10四块糖的故事

11点石成金

12人才、大才和天才

13让学生找重点

14连环教学法

15背着爱人游泳

16撰联谈教育

17一首歪诗的风波

18陶行知出计算题

19陶行知向小学生认错

20站在教室外面听课

21报童工学团

22劝喻轻生者

23陶行知以诗教子

24稿费的故事

25陶行知洗衬衫

26救援共产党员

27情系难童育英才

28晴蜓的故事

29陶行知的两只口袋

30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31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

32伍豪事件

33诚挚的友谊

34请木匠当老师

35活的生物课

3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7小孩自动教小孩

38拆表的故事

1稿费的故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

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

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

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

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

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

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

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

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

默地点了点头。

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

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

“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拜人民为老师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

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

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

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

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

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

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

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

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

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

们是来读书的,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8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