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_黄敦平.pdf

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_黄敦平.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rthwestPopulationJournal

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

1,21

黄敦平,王高攀

(1.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

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月收入、社会交往、社

会参与、喜欢所在城市、愿意成为本地人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正向影响。周工作时间、风俗习惯、卫生

习惯、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负向影响。此外,月收入、社会参与、卫生习惯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空

间异质性影响。其中,随着月收入的提高,东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将增强。月收入对中部地区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影响不显著,月收入对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负向影响;东部、西部地区社会参与较

多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较强,而社会参与对中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不显著;卫生习惯对东部地

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社会融合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21.03.002【收稿日期】2020-10-25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672(2021)03-0012-11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劳动力回流的减贫效应研究”(AHS⁃

KF2018D56);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减贫效应研究”

(ACYC2019159)。

【作者简介】黄敦平,男,安徽太湖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在站博士后,硕

士生导师;王高攀,男,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农民工是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在城市务工经商,但户口仍在农村户籍所在地的一种特

殊“人户分离”的城镇化人口,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市民化的主要

对象。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程,农村人口市民化第一阶段

首先需要流动到城市,成为农民工,第二阶段再通过购房等方式获得城市户籍,完成身份由农民工到

[1]

市民的转换,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王桂新、胡健,2015)。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大部分处于第一阶段,

进城农民工在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市民化将受到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91亿,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74亿。如此大规模农民工外出迁移到城

市,是我国市民化的主力军。但考虑到城乡文化习惯差异以及城乡生活方式不同,如何融入城市,将

成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着力点。

[2]

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傅帅雄等(2019)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城乡

Vol.42No.3(199)2021

·12·

2021年第3期第42卷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阻力。因此,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扭转户籍人口城镇化

[3][4]

文档评论(0)

195****0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