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回延安》教学设计

课题

《回延安》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师生互动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

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难点

感受作者抒发的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打开PPT课件,放出作者贺敬之的照片,

教师讲述引导语: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你们认识他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课件展示的作者照片你认为贺敬之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的评价是否跟现实一致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杨振宁先生的《回延安》一文,近距离的了解作者贺敬之,了解他笔下延安的丰功伟绩和作者对延安深厚的眷恋之情。

引出课题:

《回延安》

学生按小组交流后举手回答回答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者,自由畅谈对作者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走进作者:贺敬之(1924年-),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诗人、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其文学创作善于从历史与思想的高度来提炼文骨,写诗则坚持“诗学和政治学”统一的标准。他早年和丁毅等合著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还著有诗集《放歌集》《回延安》《雷锋之歌》等。

背景介绍:1935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它是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本诗作者贺敬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于1940年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了六年。1956年春,他从北京来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受到了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词义理解:

糜子:一种果实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留脚印:深文中的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整体感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概括这五小节的主要内容

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

(1)回延安——抒写回延安后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2)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3)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4)看延安——描画延安城如今的崭新面貌

(5)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分块解读:第一节

回延安——抒写了作者久别重逢时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表达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回延安的夙愿已经实现,写出回延安时欢迎场面的热烈。

合作探究:这一小节是如何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

作者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一开头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展示出作者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合作探究:作者在这一节中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自身情感的?

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

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

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

“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分块解读:第二节

运用比兴手法

合作探究:何为比兴手法?

学生总结交流,教师讲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起也,取警引类,起发已心;

兴——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物,以所咏之物为寄托。委婉含蓄,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写出母亲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中犹如看到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一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更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