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pptxVIP

专题四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复习任务:宏观视野考向聚焦史料研习

整体架构全掌握宏观视野

知识体系

专题线索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并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线索一: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之后,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学派吸收、借鉴其他学派思想并不断发展演变线索二: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是实用科技的代表,服务于农耕经济的需要,在医学、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返回线索三: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世俗艺术是三种主要的类别,适应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线索四: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突出、灿烂辉煌,向外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时期,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

命题动向细分析目标导航

情境设计通过学术情境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通过社会情境考查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通过学习情境考查古代书法和艺术风格核心考点传统文化的内涵;儒家思想的演变;不同时期的文艺特征;古代科技特点价值导向社会责任感;厚德载物;人文精神;经世济民;文化自信备考方向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唯物史观、历史理解的角度关注儒家思想的趋势更新;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特点;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返回

重点多维要突破考向聚焦

考向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价值引领1传统文化——从文化融合角度看“百家争鸣”(2022·山东卷,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高考真题研读A

解读JD知识为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的思想主张能力为重据材料关键信息“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可以看出,田齐法家的思想倾向,结合所学法家派别特点,可以得出其“尚法存礼”。考查获取、解读和调动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导向从史料实证角度看田齐法家“尚法存礼”的特点;从历史理解角度看法家派别思想主张

价值引领2社会责任感——从儒学面临的挑战看宋代理学的兴起(2022·广东卷,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C

解读JD知识为基宋明理学是佛道化的儒学,主要表现在: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伦理道德的形而上学;借鉴佛道二教的传教体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宋代儒学并没有吸收法家思想

能力为重据材料“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可知,宋代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下降;据材料“与‘吾儒’水火不容”可知,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佛道冲击,宋代儒学家主张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复兴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导向从史料实证角度看复兴儒学的目的;从历史解释角度看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从家国情怀角度看理学家的社会担当意识

1.历史理解——儒家思想的趋势更新认知视角深化时期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与发展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西汉时期完善与独尊董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汉武帝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时期发展历程魏晋至隋唐时期吸收与改造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为官方所接受宋明时期转型与成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陆王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2.历史解释——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人生观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的思想、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政治观民本思想管子: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仁政”自然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道”;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国家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儒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