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最新小升初考试大纲
最新小升初考试大纲
小升初数学考试大纲
小升初数学择校考试经常会出现在试题概括有哪些
以下内容是近三年内重点名校(小升初)会考的题型:
题型分类
分数比例
说明
数论
10-12%
基础部分的掌握
图形
18-20%
对于图形中的边长,面积,体积,角度(简单)的熟练掌握
综合应用
36-40%
此类题将是整个小学奥数的综合能力测试,也是拿分重点。
题
数学原理
10-12%
基本是初中一二年级才能涉及到的数学原理,只有经过奥数培训的学生,才有可
能了解的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目主要有下面类型
一、 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繁分数
⑴ 运算顺序
⑵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技巧一般而言:
① 加减运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统一以小数形式;
② 乘除运算中,统一以分数形式。
⑶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⑷繁分数的化简
简便计算
⑴凑整思想
⑵基准数思想
⑶裂项与拆分
⑷提取公因数
⑸商不变性质
⑹改变运算顺序
① 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② 连减的性质
③ 连除的性质
④ 同级运算移项的性质
⑤ 增减括号的性质
⑥ 变式提取公因数形如:
估算
求某式的整数部分:扩缩法
比较大小
① 通分
通分母
通分子
② 跟“中介”比
③ 利用倒数性质
若,则cba.。形如:,则。
定义新运算
特殊数列求和运用相关公式:
例如:1+2+3+4…(n-1)+n+(n-1)+…4+3+2+1=n
二、 数论
奇偶性问题
奇奇=偶 奇×奇=奇
奇偶=奇 奇×偶=偶
偶偶=偶 偶×偶=偶
位值原则形如:=100a+10b+c
数的整除特征:整除数 特 征
末尾是0、2、4、6、8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5 末尾是0或5
9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
11 奇数位上数字的和与偶数位上数字的和,两者之差是11的倍数
4和25 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
8和125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
7、11、13 末三位数与前几位数的差是7(或11或13)的倍数
整除性质
① 如果c|a、c|b,那么c|(ab)。
② 如果bc|a,那么b|a,c|a。
③ 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④ 如果c|b,b|a,那么c|a.
⑤ a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恰有一个数能被a整除。
带余除法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0),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0≤r<b,使得a=b×q+r当r=0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
当r≠0时,我们称a不能被b整除,r为a除以b的余数,q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简称为商)。用带余数除式又可以表示为a÷b=q……r,0≤r<ba=b×q+r
唯一分解定理
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都可以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即
n=p1×p2×...×pk
约数个数与约数和定理
设自然数n的质因子分解式如n=p1×p2×...×pk那么:
n的约数个数:d(n)=(a1+1)(a2+1). (ak+1)
n的所有约数和:(1+P1+P1+…p1)(1+P2+P2+…p2)…(1+Pk+Pk+…pk)
同余定理
①同余定义:若两个整数a,b被自然数m除有相同的余数,那么称a,b对于模m同余,用式子表示为a≡b(modm)
②若两个数a,b除以同一个数c得到的余数相同,则a,b的差一定能被c整除。
③两数的和除以m的余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除以m的余数和。
④两数的差除以m的余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除以m的余数差。
⑤两数的积除以m的余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除以m的余数积。
完全平方数性质
①平方差: A-B=(A+B)(A-B),其中我们还得注意A+B,A-B同奇偶性。
②约数:约数个数为奇数个的是完全平方数。约数个数为3的是质数的平方。
③质因数分解:把数字分解,使他满足积是平方数。
④平方和。
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
辗转相除法
数论解题的常用方法:
枚举、归纳、反证、构造、配对、估计
三、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
⑴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N-2)×180°
⑵等积变形(位移、割补)
① 三角形内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② 平行线内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③ 公共部分的传递性
④ 极值原理(变与不变)
⑶三角形面积与底的正比关系
S1︰S2=a︰b; S1︰S2=S4︰S3或者S1×S3=S2×S4
⑷相似三角形性质(份数、比例)
① ; S1︰S2=a2︰A2
②S1︰S3︰S2︰S4=a2︰b2︰ab︰ab; S=(a+b)2
⑸燕尾定理
S△ABG:S△AGC=S△BGE:S△GEC=BE:EC;S△BGA: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