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伤寒论序原文及注释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
|导读:拙号哲医论坛,崇习《伤寒》已久,仰止医圣之
光,略承心迹,特为此篇!
当下正值经方流行,扶阳、火神等都是将《伤寒》中的某个
论点放大之后又另成一派的,然而盲从跟风最终流于糟粕者却比
比皆是,或问:未曾领会仲景之心,如何透析伤寒之本?
仲景之心何在?《伤寒论》序文是也。
相信多数中医学子早年学医古文时,都曾背诵过此篇,背诵
过程总是枯燥又略带勉强的,而当游历多年之后,重拾仲景序
言,恍然生悟,如遇离散多年的至亲,又如同读了一篇浓缩版的
医学《史记》,真实却又略带几许伤怀:
1.【章节】“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
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
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
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
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解读】:
第一句表达了张仲景对中医领域才能的崇拜以及对方术的浓
厚兴趣,这句暗示世人:兴致是修行中医的前提,否则奉劝大
家,最好不要选择中医;在外人眼里,伤寒的理论十分枯燥、乏
味、又难解!学习过程可谓万般痛苦熬炼,但对于一个发自内心
热爱中医的人来说,却别有一番天地在其中!
后面几句很关键:张仲景揭露并批判了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
官本位价值观。甚至为了名利而忽视生命的“华其外,而悴其内”的
中华普遍“面子”现象。充分透露了人性的丑陋贪婪。当国人将《三
国演义》作为其津津乐道的文化谈资时,又有几人看透其背后的
本质与真实。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又更加体现了张仲景的伟大,一
个真正被历史忽略的伟人!
为什么这么说?在那样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连诸葛亮都
为了出仕而三顾茅庐营销自己,且看张仲景是怎么做的?与世俗
恰恰相反,他曾是被荆州刘表亲自委任的长沙太守,在位大约有1
年左右,后因人间疫情严重,决定为生民立命而主动放弃大好前
程,做了一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在这里需要普及一下,中医
虽源于中国,但有史记载以来,古代医生始终处于阶级社会的底
层(宫廷御医除外),且看《史记》先秦扁鹊、西汉仓公的典故
就十分清楚了,古代看病的方式也并非现在坐堂行医,而是像扁
鹊一样四处游走于各国,行话叫“摇铃串雅”,后来怎么改坐堂了
呢?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一个每天在大堂之上为百姓看病开救
命药方的长沙太守!
有必要提一下,张仲景和华佗是三国同一时期的名医,两者
刚好形成鲜明的比照:一个是想当官发展仕途却因怀才不遇,不
得已而“以医见业”(参考《三国志.华佗传》);一个是身在仕途
拥有让万人羡慕景仰的功名利禄,却因心系苍生百姓之生死而宁
愿选择了弃官从医!此等魄力与胸怀,试问古今中外几人堪比?
“
2.【章节】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
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
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
”
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
【解读】:
古人就普遍存在“有病乱投医”的愚昧行为。患者对生命健康的
认知以及对医者水平的判断,和实际情况永远是不匹配的,因此
现在很多患者被忽悠给庸医钻空子的现象很普及。中医的医患之
间是很难同频一致的,加上人的主观认知往往或狡诈、或扭曲,
尤其在当今社会,信任也就更加不容易建立,人在没病的时候只
会开心生活生病了才会想起医生,而且生病的概率永远比健康的
概率低(否则国家就成问题了),在此情况之下,因病获取良医
的信息也就十分闭塞、狭窄和茫然。华佗给曹操诊病的故事也充
分说明这一现状:华佗原本用心治曹操的病,曹操却认为华佗有
意加害他,再加上华佗自身有点小性格又不愿过多解释,结果被
下监含冤而死,而曹操的任性与认知的扭曲又让他不到一年也疾
发而死。患者虽有任性权,但也要为自己的任性付出相应代价,
整个过程十分耐人寻味。
“
3.【章节】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
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
祸,身居厄地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