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之传文言文注释 王彪之传文言文翻译.pdfVIP

王彪之传文言文注释 王彪之传文言文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彪之传文言文注释王彪之传文言文翻译

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传染病隔离战持续了两千年,最终以天

刑病”的销声匿迹宣告了我们的胜利。

实际上,古代中国人平均每6年就要面对1次大规模的疫病

威胁。

那么,在科技和医疗保障措施都不那么先进的情况下,我们

的先人如何“战疫”?

1

要命!平均6.1年爆发1次!

瘟疫,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极其重视的大事,稍有规模的疫情

必然被史官记录在册。

公元217年(汉末建安二十二年),江淮地区发生了一次重

大疫情。

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描述了这场灾难: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

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当时站在中国文学高山顶峰的“建安七子”,有5人(徐干、陈

琳、应玚、刘桢、王粲)死于这场瘟疫。要知道,瘟疫之前,七

子”中的另外两位已经先后故去。

可以说,这场大疫在夺走无数人生命的同时也重创了文坛,

中国文学史上的这盏璀璨之灯为此转暗。

那时候,由于医学知识有限,很多认为瘟疫是鬼神在兴风作

浪所致,只针对穷苦人家,豪门贵族染病者非常罕见。于是,老

百姓为求自保,纷纷插桃符“驱鬼”以防病、求平安。

——

大文人曹植认为这种说法很荒唐瘟疫之所以发生,是自

然界阴阳二气失调导致的,根本没有什么鬼神。

“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

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

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

也。”

更严重的一场瘟疫发生在明朝末年。

当时,北方大旱造成大面积饥荒,百姓四处寻找能吃的东

西,树皮、草根吃完了,饥不择食的人们就捉老鼠吃。

要命的是,无处觅食的老鼠体质变弱,自身携带的病菌较平

时增多;加上当时天气很旱,鼠洞里温度升高,鼠疫杆菌大量繁

殖。

于是,鼠疫爆发,仅1644年北京一地就有30%人口丧生!

当然,古代中国人遭遇的瘟疫绝不止上述两个案例。

193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救荒史》,是我国第一部

较为完整、系统、科学地研究中国历代灾荒的专著。

作者邓拓根据史籍记载统计出中国古代各时期发生重大疫情

的大概数目: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

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王玉兴教授在2003年发表的《中国古代疫

情年表》中列出了更详细的数据:

从公元前243年到公元1911年,在这2154年里,中国发生

重大疫情共352次;

其中,秦汉34次,三国8次,两晋24次,南北朝16次,隋

唐22次,宋金70次,元朝24次,明朝39次,清朝115次;

平均6.1年发生一次重大疫情,后期频率更快,到了清朝,

这个数字是2.3。

这个频率很可怕!

怎么办?

2

古人的办法,迅速隔离!

《周易》虽不是医书,却最早提出了“隔离避疫”的理论,其中

很多卦辞都涉及这方面内容,如:

离卦之九四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困卦之六三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

妻,凶。

大意是瘟疫突发,一定会造成严重伤亡,令人恐惧,人们纷

纷避开。

节卦第一爻辞:不出户庭,无咎。

丰卦六二爻辞:往得疑疾。

大意是瘟疫发生后,只要不出门,疾病就不会传播,也就没

有危险;如果不隔离而前去,就可能染上可疑的疾病。

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冉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为人正

“”

派、品德高尚,与颜渊并称,名列孔门十哲。

有一天,冉耕病了,孔子前去探视,然而,到了地方,只是

文档评论(0)

企业标准录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