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pdfVIP

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

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

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

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

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2.《说苑》记载: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

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

大也。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B.有教无类

C.天下大同D.为政以德

3.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

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

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

B.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

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

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4.东吴、东晋和南朝相继建都于南京(东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

建康)东吴开凿破岗渎,挖娄湖,凿横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业为

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

位。这些做法

A.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B.保证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南北方的交流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5.唐朝中后期,朝廷在各藩镇设有监军院,各藩镇在长安亦置进奏院。

部分藩镇将帅的拥立都要得到监军使认可,并由他们奏报中央批准。

进奏院是藩镇驻京办事机构,负责向朝廷报告本镇情况,呈递本镇表

文。由此可见,监军院与进奏院的并存

A.彰显了朝廷与地方矛盾的缓和

B.体现了藩镇游离性与依附性的双重特点

C.为唐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

6.辽代的上京、中京、西京均设有国子监,其旁所建的孔庙均有祭祀

先圣孔子的规例。女真族建立的金朝,设立孔庙,世世代代以祭祀孔

子为礼制;蒙古族建立的元代,在大都设立孔庙,以空前至高的谥号

“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孔子。这反映出当时这些少数民族政权

A.普遍尊崇程朱理学

B.借鉴了中原政治体制

C.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D.形成相同的社会习俗

7.元代,中书省、宰相议政及决策分为两个程序:一是中书议政,俗

称“圆议”,诸宰相“列坐一堂……相互轩轾……然后为定”;二是入宫奏

事,上报皇帝裁决。朝廷颁布的制诏、玺书、符节、驿传等,都必须

通过中书省。材料所述做法

A.有利于缓和君相间的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凸显了行政运行的民主化

D.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8.下图为清代《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局部)。“丕翁先生”就是

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视台湾的监察御史严瑞龙。这可以用来佐证

当时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

B.官僚对艺术的追求得以满足

C.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日臻完善

D.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相结合

9.19世纪中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量天尺(测远近)、海

图、察天筒、风铳、千里镜、显微镜、自来火等作了描述,称这些为

“西洋奇器”。最后五卷辑录了有关地球天文等科技知识的内容,而且还

提供了很多图解和示例让中国人能够直观地了解学习。魏源的做法

A.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

B.旨在反思中国落后的科技体制

C.丰富了洋务运动“自强”的内涵

D.是对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回应

10.1854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某官员在一份考察太平天国活动的报

告中写道:“原本以为一个年轻的刚刚通过斗争而生存的势力,将会是

一心渴望得到欧洲人的帮助和合作……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这反映出

A.太平天国中断与外国的通商贸易

B.列强扶持太平天国取代清政府

C.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性

D.列强与清政府联合镇压太平军

11.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召见严复时微叹道:“中国就是守旧人多,

怎好?”且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大批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

人恨之入骨,他们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讨伐维新派的先锋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