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规范
概述
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鹅口疮的预防与护理
新生儿鹅口疮的饮食护理
新生儿鹅口疮的心理护理
目录
CONTENT
概述
01
新生儿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
定义
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斑膜,常见于舌头、牙龈、上颚等部位,可能伴有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特征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
口腔卫生不良
母体传染
新生儿口腔黏膜较为娇嫩,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口腔清洁不当或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等。
新生儿通过母体产道时可能接触到白色念珠菌,导致感染。
03
02
01
鹅口疮可能导致新生儿食欲不振,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营养吸收不良
口腔黏膜炎症可能导致新生儿口腔疼痛,影响其吮吸和吞咽,增加护理难度。
疼痛不适
鹅口疮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中耳炎、呼吸道感染等。
其他并发症
诊断与治疗
02
观察症状
观察宝宝的口腔黏膜是否出现白色乳凝状斑块,是否伴有口腔疼痛、哺乳困难等症状。
医生检查
请医生进行口腔检查,以确诊是否为鹅口疮。
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真菌培养或镜检,以确定是否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医生可能会开制霉菌素溶液或糊剂,涂抹在宝宝的鹅口疮部位。
局部用药
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鹅口疮,医生可能会给宝宝开口服抗真菌药物。
口服抗真菌药物
每次喂食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擦拭宝宝的口腔,以减少细菌和真菌滋生。
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自行用药
不要自行使用抗菌药物或偏方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或产生耐药性。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宝宝出现鹅口疮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预防复发
鹅口疮容易反复发作,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采取措施预防复发。
新生儿鹅口疮的预防与护理
03
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
每次喂养后,用棉签轻轻擦拭新生儿的舌头和口腔黏膜,以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留意新生儿的口腔状况,如发现鹅口疮症状,应及时就医。
观察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缓解新生儿口腔疼痛和不适感。
保持舒适
治疗期间定期带新生儿去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
定期复查
新生儿鹅口疮的饮食护理
04
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清洁口腔。
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提供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易于消化。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温开水
母乳
稀粥、面条
蔬菜泥、水果泥
糖分高的食物
油腻、辛辣食物
坚硬、粗糙食物
含酒精的食物和饮料
如糖果、巧克力等,可能导致口腔酸度增加,加重鹅口疮。
可能损伤口腔黏膜,加重鹅口疮。
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和不适感。
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保持餐具清洁
注意哺乳姿势
适量喂养
定期清洁口腔
01
02
03
04
每次使用前应将餐具彻底清洗干净,并消毒。
母乳喂养时,应确保宝宝的口腔完全含住乳头,避免吞咽过多空气。
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增加宝宝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使用柔软的纱布或棉签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和舌头表面,以保持口腔清洁。
新生儿鹅口疮的心理护理
05
03
创造舒适环境
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缓解新生儿的紧张情绪。
01
保持新生儿情绪稳定
在护理过程中,尽量减少新生儿的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刺激。
02
及时安抚
当新生儿出现哭闹时,应及时给予安抚,如轻拍、温柔话语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