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一、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峰。
第一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报告死亡数曾逾1900人。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
7037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告死亡数最高的年份。整个80年代,全
国狂犬病疫情在高位波动,年报告死亡数均在4000人以上,年均报告
死亡数达5537人。第三次高峰出现在21世纪初期,狂犬病疫情在连
续8年快速下降后,重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至2007年达到高峰,当
年全国报告死亡数达3300人。在第三次疫情高峰前后,我国采取了一
系列遏制狂犬病的措施,包括落实人间狂犬病防控措施、建立狂犬病
多部门防控机制、强化犬只管理和动物狂犬病防治,以及加强人用狂
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质量监管等,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防治效果。
自2008年起,我国狂犬病疫情出现持续回落,至2014年报告发病数
已降至1000例以下,较2007年的峰值下降了72%。
历史上我国所有省份均报告过人间狂犬病病例,近年狂犬病疫情
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但其他省份也时有疫
情报告。1996-2008年,除西藏和青海外,其余29省均有狂犬病病例
报告,报告病例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为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江
西、江苏、湖北、河南、四川和安徽,报告病例占全国总数的86.9%。
2007年以来,狂犬病波及地区数呈下降趋势,但速度相对缓慢。
2007年全国23省共993个县(区)报告病例,2014年仍有567个县
(区)报告病例。2007年后,多数省份狂犬病疫情呈下降趋势,特别
是疫情较重的省份下降显著,但疫情有向北和向西北地区扩展的趋势,
河北、山西、云南、陕西、海南、重庆等既往报告发病数较少的省份
曾一度出现疫情上升。2012年后,各省疫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我国每个月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夏秋季高发,发病高峰一般出
现在8月。2005-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的季节性特征存
在差异,纬度越高季节性越明显,病例发病的时间相对集中。病例呈
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农民一般占病例总数的65%以上;
男性病例数约为女性的2倍;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1996-2008年近25%的病例为15岁以下儿童。病例主要由犬伤所致,
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包括马、松鼠、
猪、蝙蝠、猴和獾等,但较为少见,仅占不到5%。约50%伤人动物为
家养,其中绝大多数家养动物未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流浪动物约占
伤人动物总数的25%。
根据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估计全国年暴露人口数逾
4000万。部分狂犬病高发省份的监测显示,90%以上的暴露就诊人群为
II级和III级暴露,其中III级暴露约40%。全部暴露者中,约10%未
全程接种疫苗;III级暴露者中,仅15%左右接受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绝大多数病例由狂犬病病毒街毒感染所致,但也有少量由狂犬病毒属
相关病毒感染致病的报道。分析
二、中国RABV的动物系统发育与进化分析
科研人员从177个阳性脑组织样本中总共扩增到了108个完整的N
基因。在这些样本中,科研人员分析并选择了代表不同年份,动物种
类,疫情程度和地点的78种,连同来自中国以及邻国和其他国家的
222种参考序列进行系统发育特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动物RABV分
布在4个主要的进化枝中:亚洲(Asian),世界性
(Cosmospolitan),北极相关(Arctic-related)和印度次大陆
(IndianSubcontinent),以及这些进化分枝中不同的子分枝。其中,
亚洲进化枝是最普遍的进化枝,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具有
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要通过狗传播。通过查阅文献研究人员发现,
雪貂獾(ferrtebadger)RABV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这仅在中国
有报道。印度次大陆的进化枝在中国还没有被发现,直到2017年在靠
近尼泊尔的西藏边境地区发现了由一只当地流浪狗咬伤的人类病例,
仍然是迄今为止在中国确认的唯一的印度次大陆分支RABV。
紧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对于不同亚类的时间排序,重新定位了
1969-2018年期间分离的具有代表性的1,118个中国毒株。其中55个
中国RABV序列在1969年(最早提交)至2003年分离。自2004年开
始进行官方狂犬病监测后,提交给G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