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生活科食品科學之STEM.doc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與生活科食品科學之STEM

實驗手冊

PAGEi

目錄

主題

食物實驗

頁數

食物中的澱粉

澱粉的糊化作用

1

製作藍莓醬

1

2

觀察把熱水加入澱粉中而產生的糊化作用

2

蛋白質

蛋白質的起泡

3

製作棉花糖

4

蛋白質的凝結

4

影響雞蛋凝結的因素

7

熱力對蛋白質的影響

5

加熱溫度對雞蛋的煮熟程度的影響

9

水果和蔬菜

新鮮水果的酵素性褐變

6

蘋果中的褐變反應

11

酸鹼值對綠色蔬菜的影響

7

加熱綠色的蔬菜

13

梅納反應

8

洋蔥的梅納反應

15

麵粉和麵粉混合物

膨脹劑的功能

9

觀察生物性和化學性膨脹劑在水中的反應

17

10

不同膨脹劑在鬆餅中的作用

19

糖對於海綿蛋糕質量的影響

11

不同份量的糖對海綿蛋糕的影響

23

鹽對於麵糰質量的影響

12

不同份量的鹽對麵糰的影響

26

雞蛋在麵粉混合物中的作用

13

不同份量的雞蛋對牛油蛋糕的影響

28

焦糖化

14

蔗糖和果糖的焦糖化

30

分子料理

(烹調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反應)

運用水狀膠體將液體轉化為固體

15

製作豆奶意大利麵條

32

用麥芽糊精令油脂脫水

16

製作粉狀橄欖油

34

球化

17

製作咖啡魚子醬

35

PAGE35

澱粉的糊化作用

目的

研究澱粉的糊化作用。

原理

糊化作用是澱粉顆粒的秩序被破壞後膨脹起來。當大量水份移入顆粒中,分隔澱粉份子並包圍它們,再推動它們分開,糊化作用便發生。由於水份被糊化澱粉份子困住,所以不能自由地移動。同樣地,膨脹了的澱粉顆粒也不能自由移動,因為它們被彼此擠壓。當一切也沒有移動,澱粉混合物便變得黏稠。當繼續加熱,顆粒繼續膨脹,澱粉份子,特別是較小的直鏈澱粉份子,滲出顆粒以外進入熱的液體中。

穀類澱粉是從穀粒的胚乳中提取的。例如粟粉,是從粟米粒的胚乳純化出來的。其他穀類澱粉包括大米澱粉、小麥澱粉和糯粟米。

根類澱粉是從不同的根或塊莖類植物中提取的。例子馬鈴薯澱粉、葛粉和木薯澱粉。

食物實驗1

製作藍莓醬

目的

透過藍莓醬來研究粟粉的糊化作用。

用具與材料

用具

材料

攪拌機

鍋x2

量杯

標籤

打蛋器

計時器

抹刀

匙x2

碗x2

樣本A

樣本B

藍莓

25克

25克

100毫升

100毫升

粟粉

--

5克

步驟

用攪拌機把藍莓和水混和。

用篩隔去渣滓。

果汁放在鍋中,用中火加熱,輕輕攪拌至煮沸。

樣本A

繼續加熱2分鐘。

樣本B

加入粟粉,攪拌並繼續加熱2分鐘。

離火,並轉移到碗中。

觀察。

結果

樣本

有沒有添加澱粉?

顏色

光澤度

黏度

其他觀察

A

沒有

B

有,粟粉

思考問題

哪個樣本質地較稠?

粟粉的作用是什麼?

在烹調中可怎樣使用粟粉?

食物實驗2

不同澱粉(小麥粉、粳米粉、澄麵及糯米粉)的糊化作用

目的

觀察把熱水加入澱粉中而產生的糊化作用。

用具與材料

用具

材料

粉盆x4

量杯

標籤

筷子x4對/粉棍x4

樣本A 小麥粉 40克

樣本B 粳米粉 40克

樣本C 澄麵 40克

樣本D 糯米粉 40克

沸水 80毫升x4

步驟

在每一個粉盆內,放一種澱粉,並貼上標籤。

倒入沸水。

大力攪拌。

觀察。

結果

樣本

澱粉的種類

清晰度

黏度

拉絲質感

其他觀察

A

小麥粉

B

粳米粉

C

澄麵

D

糯米粉

思考問題

如果清晰度是重要,哪一種澱粉是增稠的最佳選擇?

哪一種澱粉最有可能提供有嚼勁的質感?

哪一種澱粉最有可能提供結實的質感?

蛋白質的起泡

目的

研究蛋白質的起泡能力。

原理

食物成分的許多物理和化學特性能改變食物的質量,包括質地和顏色。了解這些特性有助於開發新的產品和改善食品質量。

泡沫由氣態(空氣)分散相和水性連續相組成。起泡是製作棉花糖的主要技術之一;通過發打蛋白質而形成泡沫。

令蛋白質變性是運用能量,分解用來固定蛋白質在一起的氫鍵。被拆散了的蛋白質的疏水部分會粘在一起(凝結)。猛烈地攪拌蛋白質混合物,會引進大量空氣(起泡),也能使蛋白質變性。在發打過程中,蛋白質會變硬形成半固體的白色泡沫狀。當蛋清(蛋白)中的蛋白質被加熱時,也同樣可以看到這種硬化和顏色從透明轉成白色的變化。變性了的蛋白質凝固後困著氣泡。大量被困著的氣泡使凝固了的蛋白質基質具有柔軟和半固體的質地。

食物實驗3

製作棉花糖

用具與材料

用具

材料

粉盆(中型)

電動打蛋機

量杯

量匙

焗盆

烘焙用紙

粉糰切割器

(材料的份量,請參閱食譜)

步驟

製作棉花糖。

一邊發打,一邊觀察。

放置至少6個小時(或直到第二天),切開觀察。

結果

描述發打過程中魚膠的屬性:

顏色

光澤

質地

描述棉花糖在定型後的屬性:

顏色

質地

口感

思考問題

是什麼原因導致魚膠在發打過程中顏色的變化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