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3).pdfVIP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3).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

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

边收获的。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

任务群一

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

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0分)

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

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

象征多子多孙,还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zhù)立

于梅枝之上,谐音为“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会说

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

使不同字,也要争取是谐音,希冀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又如,在中国文化

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含蓄、避粗

俗成____①____的效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

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表示“怜”,用“梨”

表示“离”,在内(liǎn)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____②____命运的怜惜和对黑暗社

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原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愤慨(gài)希冀(yì)

..

B.愤慨(kǎi)希冀(jì)

..

C.愤慨(kǎi)希冀(yì)

..

D.愤慨(gài)希冀(jì)

..

(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1

A.伫敛B.贮敛

C.伫潋D.贮潋

(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婉转②惊慌失措

B.①婉转②孤苦伶仃

C.①典雅②惊慌失措

D.①典雅②孤苦伶仃

(4)文段中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5)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2分)

A.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暗指书中自

有福禄。

B.中国人年夜饭一般都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尽力回避数字

“4”。

C.俗语“矮子爬坡”说的是小个子一步步往高坡爬的情景,暗含“步步高升”的意

思。

D.过年时,很多人会在家里倒贴“福”字,表示福气已“到”,寄托着对未来的美

好祝愿。

2.古诗文默写。(4分)

(1)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写月照清江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写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

2

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人无常师,只要我们抱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从中得

到提高。

(4)刘禹锡《秋词》(其一)中采用对比手法,否定了悲秋的论调,表现出诗人积极乐

观的心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53****92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6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