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的护理常规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暂性脑缺血的护理常规

contents

目录

短暂性脑缺血概述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急性期护理措施实施

恢复期护理策略调整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指导与支持

预防复发措施建议

01

短暂性脑缺血概述

定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心脏或动脉来源的微栓子进入颅内动脉系统,引起血管阻塞。

颅内动脉血管壁受到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如低血压、心脏输出量减少等,导致脑组织灌注不足。

如高凝状态、血管炎等也可能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微栓塞

血液动力学改变

其他因素

脑血管痉挛

一般症状

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具体症状取决于缺血部位。

分型

根据国际分类法,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两大类。颈动脉系统TIA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单眼一过性黑蒙、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复视、平衡障碍等。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如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诊断。

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和相关指南,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02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生命体征监测

神经系统症状评估

心理状态评估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言语功能、运动功能等,了解神经系统的受损程度。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03

02

01

识别潜在并发症

如脑梗死、脑出血等,预防病情恶化。

识别生活自理能力障碍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指导。

识别心理社会问题

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应对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方面的指导。

制定生活护理计划

针对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促进功能恢复。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制定心理干预计划

03

急性期护理措施实施

确保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及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支持。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光反应等神经系统症状,评估脑缺血的严重程度。

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包括尿量、呕吐物和引流量等,以评估体液平衡和肾功能状况。

01

02

04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保持床铺干燥整洁,避免潮湿和污染。

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做好尿道口护理,预防尿路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03

04

恢复期护理策略调整

遵医嘱使用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药物治疗

采用理疗、针灸等方法,刺激神经肌肉,提高肌肉张力和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运动、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及应对方式。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关爱。

05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

根据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及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可能引起的出血倾向,以及降脂药物可能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等。

一旦发现药物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止血、保护肝功能等。

处理措施

观察副作用

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病原因、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

提高依从性

通过定期随访、电话提醒等方式,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06

康复训练指导与支持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