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一、二_图文 .pdf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一、二_图文 .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

一、二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一

一、是非判断题

1、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

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2、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

3、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先练后讲,

先学后教”。()

4、在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中,道德教育

是最根本的任务,而教学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

5、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

的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6、加涅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

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

7、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

重要因素。()

8、促使“文化反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出现。

()

9、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学习的观点可用公式表示为

“S—O—R”。()

10、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11、对于个体而言,有意义学习就是习得语言文字符号的

意义。()

2

3

念。()

22、秧田式的坐位编排方式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

机会。()

23、教学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

的教学程序及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24、探究训练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组织作

用的概念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整合关系和适当程度。()

25、凯程序与衍枝式程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

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

26、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学生等待回答教师

问题的时间分析的师生交往研究模型。()

27、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望最终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

平有关。()

28、课堂交往仅仅能够促进教学过程认识、情感沟通的发

展。()

29、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必须一味采取同情的态度,这将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提高学生的“预期”水平。()

30、研究发现,当教师提供信息丰富的反馈时,学生提出

的问题会增加60%,这就意味着学生形成了更高一级水

平的动机和认知,反馈促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31、核心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

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外围课程。()

32、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分析,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

4

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

知识。()

33、在课程的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之间,许多教育者都倾

向于采用结果评价。()

34、学校与社区合作,是国际上社会参与课程计划的趋势,

主要分为两大类:发展中第三世界社会参与的趋向和工业

化国家社会参与的趋向。所以,这两大类的根本目的也是

不一致的。()

3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针对差距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

来的。()

36、从评价关注的焦点看,传统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传

统评价往往用行为目标作为判断的依据,而行为目标是结

果取向的。所以,课程、教学和评价之间被处理成线性关

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及有效的反馈。()

37、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它无法

进行横向比较。()

38、目标参照标准评价,又称相对评价,它是指评价某个

对象在其所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一种教育评价。

()

3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40、学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提供教师开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有效地利

5

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是提示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单项选择题

1、提出“勤、博、眼、实”思想的是下列哪位教育家(D)

(A)孔子(B)韩愈(C)朱熹(D)颜之推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礼记·学记》(B)韩愈的《师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