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语文粤教版必修4学案19 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pdfVIP

2020春语文粤教版必修4学案19 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谏太宗十思疏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轻者贬谪削官,重者惨遭

灭门之祸。如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

功臣谋士谈虎色变,封堵进谏言路。但是仍有无数谋臣良相,他们怀

着一颗赤胆忠心,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虑、对民族存亡的忧患,勇敢

地向君王冒死直谏,赢得一世美名。

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赏美文

一双筷子何以毁掉一个国家

秦强

《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

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

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

后果。

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

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而

要锦衣华车、琼楼玉宇……箕子“畏其卒,怖其始”,从一双象牙筷子身

上看到了纣王的欲望难平,为殷商王朝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果然,“居

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一双小小的象牙筷子何以能够毁掉一个泱泱大国?显然,毁掉殷商王

朝的是筷子背后的奢靡享乐。历史和现实莫不证明,勤俭节约不仅是一

种生活方式,同时还是基本道德底线。奢华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各

种贪欲接踵而至,永无尽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当无限膨胀的贪

婪欲望遇到了不受节制的恣意权力,结局就是意料中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个人来说,德为立身之本,俭为养德之

道。勤俭节约可以降低人的物质欲望,减少外物的刺激需求,通过清心

寡欲来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历史上,富甲天下的邓通饿死

街头,富可敌国的石崇收监问斩,贪恋专权的刘瑾招致凌迟,国之巨贪

的和珅狱中自缢……这些生前锦衣玉食、不可一世之人,最后结局无一

不是财尽人亡、身死名灭。

对国家来说,勤俭节约是立国之本,也是治国之道。俭可以养廉,廉

可以治国。即使是处在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时期,魏征仍不断谏劝唐太

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史表明,勤俭和廉洁如同一对孪生兄弟,

克勤克俭往往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勤俭不兴,贪欲不止;节约不行,欲壑难平。考究不少落马的豪贪巨

蠹,其贪污腐化的直接起因,往往是一包名烟、一瓶美酒、一顿大餐、

一块好表,之后就慢慢放弃了勤俭节约的底线,渐渐养成了奢靡享乐的

恶习,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最近爆出的一些触目惊心的“老

虎案”,无一不是背弃了节俭节约原则,走上了奢靡享乐的歧途,在贪腐

堕落的泥坑中越陷越深,最终沦为国家的罪人。各级干部应当懂得,唯

有把勤俭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品格去恪守,才能自由行走在

清正的大道上。

(有删减)

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魏征的直言敢谏照出了太宗的宽容与

大度,魏征的“十思”也照出了太宗的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正因为

魏征这面镜子的存在,唐太宗才悬崖勒马,保“从谏如流”的晚节,

使贞观盛世得以善始善终。从此一段君臣佳话亘古流传,一代盛世光

景彪炳千秋。这是魏征的幸事,是太宗的幸事,也是天下的幸事。

[写作运用]适合“为政者善纳谏”“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倾

听”等话题。

“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

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

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

议?

否也,我认为。因为塞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

错误是一样的。”但丁也斩钉截铁地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既然这么多的古训、名人的说法都莫衷一是,我认为:最好给“从谏

如流”上把锁。这不仅符合唯物主义要辩证地看问题的理论,同时,

也已被许许多多的事例所证明。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

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

文档评论(0)

霁色雨后气暧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