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文言文二则.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伯牙鼓琴》文言文二则

2023-11-06

•课文原文与翻译

•伯牙鼓琴背景介绍

•课文知识点解析

•课文思想内容分析

•拓展阅读推荐

01

课文原文与翻译

原文

要点一要点二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鼓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琴志在太山,钟子期曰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泰山…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太好了!你弹的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心里想

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着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太好了!你弹的琴声就像奔

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腾不息的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

琴者。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翻译

伯牙弹琴时,钟子期在一旁倾听。当伯牙心里想到泰山时,钟子期便形容出泰山的雄伟景象;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时,钟子期

便形容出流水的浩荡之势。当钟子期死后,伯牙便感到失去了知音,自己再也无法找到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人。因此,他决定

终身不再弹琴。

这两则文言文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是一位善于弹琴的音乐家,而钟子期则是一位懂得欣赏音乐的听众。他们相互

欣赏和尊重,成为了知音。然而,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感到孤独和失落,认为世上再无人能够理解他的音乐。因此,他决定

不再弹琴,以示对知音的怀念和哀悼。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友谊和知音的经典传说之一。

02

伯牙鼓琴背景介绍

伯牙的生平

伯牙,原名俞伯牙,伯牙从小就表现出

春秋时期楚国人。音乐天赋,善于弹

琴和创作,被人们

所称赞。

他曾担任晋国的上

大夫,主管国家政

事,是当时著名的

政治家和音乐家。

鼓琴的起源与传承

鼓琴,又称古琴,是中国最古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

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的商代。

古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古琴的传承历经数千年,其技艺和

地位,被视为文人雅士的必修之艺。曲目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档评论(0)

151****3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神笔书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