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以及意义;

—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3.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4.理解并掌握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现实生活中种种城乡变迁的现象,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方式,理解城市化的定义、

特征及其意义;

2.通过比较法,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科

学的城市发展观;

2.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遵循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重点】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难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汕头市上世纪90年代与现今城市市貌的4张对比图片,了解家乡的变化,

引出城市化的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P36第一自然段,说明城市化的定义。

〔板书〕一、城市化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教师总结①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②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

〔过渡〕从上面可以看出城市化就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

镇的过程。

〔板书〕1、概念:

〔过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过程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来看一

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

图片放映: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2000年的城市发展图

问题:读图思考:从1985年到2000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有什么变化?你是从哪些方面来

看城市化的呢?

②上海市1911年、1949年、1990年的用地面积与人口数量对比图

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的城市化过程中又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探究回答〕

教师点拨,总结: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的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

渐转移。

〔板书〕2、标志

〔过渡〕然而,我们一般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呢?

通常,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指标,这个数值也代

表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过渡〕城市化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36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

〔板书〕4、城市化的意义

〔点拨〕城市化的意义:①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②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③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④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实力;⑤带动乡村文化建设,提高乡村对

外开放程度。

〔讨论〕读P36阅读材料,说明“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点拨〕乡村—城市转型实际上就是实现乡村人口的就地转化,可以有效的减轻城市中心区

的压力,避免人口向中心区集中,造成城市环境恶化。

〔板书〕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教师总结〕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人口提

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城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文化

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

1、概念

2、标志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4、城市化的意义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6.2城市区位因素(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以及原因;

知道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是城市的密集区;

能说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的大致范围;

知道河流的供水、运输、防卫功能会影响城市城址的选择;

知道河流水运的起点、交汇处、河口处容易形成城市。

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平原容易形成城市;

能够说出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能够说出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大城市;

能够分析赣州、重庆、宜宾、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形成的区位条

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档评论(0)

152****7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