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docVIP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1+X”联读

(一)猴王出世(节选)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1.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段选自清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2)从“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中可以看出山涧水流很急。()

(3)石猴跳入瀑布泉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桥。()

2.发现水帘洞是石猴成为猴王的关键,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事情经过图。

(二)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节选)

[明]吴承恩

打至雷音胜境,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如来道:“周天之内,有四猴混世。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kāo)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相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

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bō)盂(yú)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现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3.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先猜猜文中“”里的词语的意思,写在文旁的批注中,再猜测画“____”的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时间:取经途中

地点:西天雷音寺

人物:众佛、如来佛祖、六耳猕猴、孙悟空

两个悟空真假难辨,于是二人一直打到西天雷音寺……

众佛______________地说:“这两只猴子简直一模一样,到底哪个真哪个假呢!”

如来佛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耳猕猴见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

六耳猕猴________地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耳猕猴被如来盖在金钵盂下,待钵盂揭起……

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喊道:“哪里逃!”

(三)为什么孙悟空成佛后不回花果山?(节选)

对于取经前的美猴王而言,花果山是一片乐土。他炫耀金箍棒时,引得所有的小猴都围上来看新鲜。他从傲来国偷来兵器,群猴吆吆喝喝,耍了一日。

在这里,没有阴谋诡计、钩心斗角。上到孙悟空,下到小猴,都平等相待,快快乐乐地玩耍。

取经途中,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曾用法力把花果山修复一新。然而,虽然花果山恢复原貌,但孙悟空却再也不是原来的美猴王了。这时他时刻想念的,不是花果山的快乐时光,而是他的师父以及取经的事业。他对前来请他回去的猪八戒说:“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之后,孙悟空决然回到取经的队伍里,保护唐僧,取得真经,成了“斗战胜佛”。

那个曾经率真任性、争强好胜的美猴王,不再只追求自我享乐,不会再安于守着一方小山头。在取经途中他有了一颗悲悯之心,有了惩恶扬善、广济天下的念头。事实上,“斗战胜佛”并不仅是嘉奖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