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双肾广泛形成囊肿并进行性生长,最终破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可伴肝脏、胰腺囊肿,颅内动脉瘤、结肠憩室及心脏瓣膜缺陷等肾外表现。定义

流行病学所有种族都可发生ADPKD,报道的患病率为1:1000。在美国每年开始透析的患者中,大约有5%的肾病由ADPKD引起。ADPKD主要由两种基因突变引起:16号染色体上的PKD1(编码多囊蛋白-1)或4号染色体上的PKD2(编码多囊蛋白-2)。大多数患者可维持正常肾功能到30岁左右。一旦GFR开始下降,其每年可平均降低4.4-5.9mL/min。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ADPK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病因主要是由PKD1(85%)和PKD2突变引起,这两个基因分别编码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和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生理状态下,PC-1和PC-2相互作用,形成多囊蛋白复合体并共同表达在肾小管细胞纤毛上,发挥正常功能,参与调节细胞周期、分裂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胚胎期从亲代遗传的PKD1和PKD2基因杂合子突变(生殖突变)不足以发病,在感染、中毒等后天环境因素的“二次打击”下,杂合子正常等位基因也发生突变(体细胞突变)时才引起囊肿发生。此时,多囊蛋白复合体功能障碍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纤毛介导的信号传导,促进囊肿形成,同时肾间质炎症纤维化,血管硬化,最终引起ESRD

ADPKD病程长,进展慢,多数病人在3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肾脏表现和肾外症状肾脏表现囊肿形成主要结构异常,初期仅少数小囊肿,随年龄增长,囊肿体积和数目逐渐增加,肾脏体积也逐渐增大。部分病人可在腹部触及肿块(增大的肾脏),质地硬,表面呈结节状,随呼吸移动疼痛背部或肋腹部疼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急性疼痛或疼痛突然加剧提示囊肿破裂出血、结石或血块引起的尿路梗阻或合并感染(常伴发热),慢性疼痛多由增大的肾脏或囊肿牵拉肾包膜、压迫邻近器官所致临床表现

肾脏表现高血压较常见,是促进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尿检异常蛋白尿一般<1g/24h,血尿多为自发性,也见于剧烈运动或创伤后感染泌尿道和囊肿感染,引起ADPKD病人发热的首要病因,主要表现为膀胱炎、肾盂肾炎、囊肿感染和肾周脓肿,逆行性感染为主要途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肾外表现囊性病变可累及肝脏、胰腺、脾脏、卵巢及蛛网膜等器官。其中肝囊肿最常见,大多数病人无症状,少数可表现为疼痛、囊肿感染和出血非囊性病变心脏瓣膜异常、结肠憩室和颅内动脉瘤,其中颅内动脉瘤危害最大,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旦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出血时可出现剧烈头痛、癫痫发作等,是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诊断何时怀疑ADPKD?—?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临床特征或有ADPKD家族史,则应考虑到ADPKD的可能性。确诊ADPKD?—?诊断ADPKD的第一步是获取详细的家族史。ADPKD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有ADPKD家族史的患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时,确诊或排除ADPKD的标准取决于其家族ADPKD的基因型。应考虑患者的家族史和起病特征(包括肾功能):对于有ADPKD家族史但肾功能正常的无症状患者,超声通常足以确诊或排除诊断。对于有ADPKD典型表现者,如可触及肾脏和eGFR下降的患者,以及有ADPKD家族史且eGFR下降的患者,我们初始时会进行CT或MRI,而非超声检查。

诊断无ADPKD家族史的患者?—?目前尚未确定无家族史患者的ADPKD影像学诊断标准。有罕见基因型的家族?—?基于现有的进展风险数据,如果个体所在的家族中存在DNAJB11突变,我们会对其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诊断。基因检测的具体作用?—?我们会在以下情况中进行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不明确,但需要确定诊断(如,移植供者)。有非典型表现。没有家族史的散发性ADPKD患者。有综合征特征的PKD患者。生殖咨询所需。

鉴别诊断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起病早,多于婴幼儿期发病,合并先天性肝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胆道发育不全等。可行肝脏超声、肝活检鉴别,突变基因检测可确定诊断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婴儿最常见,双侧病变难以存活。鉴别较易,发育不良的一侧肾脏布满囊肿,无泌尿功能,健侧肾脏可无囊肿单纯性肾囊肿老年人多见,无家族史,肾脏体积正常,典型肾囊肿为单腔,位于皮质,无肝、肾外表现。一般无症状,良性病程

鉴别诊断获得性肾囊肿见于长期血液透析病人,无家族史,常无临床症状,需警惕囊

文档评论(0)

iwen博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iwen博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