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史+真题汇编--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docxVIP

中国古代经济史+真题汇编--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1.(2023·全国·高考真题)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2.(2022·全国·高考真题)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3.(2023·全国·高考真题)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4.(2021·全国·高考真题)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都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5.(2020·全国·高考真题)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6.(2020·全国·高考真题)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7.(2023·全国·高考真题)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8.(2022·全国·高考真题)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9.(2021·全国·高考真题)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10.(2020·全国·高考真题)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11.(2020·全国·高考真题)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12.(2019·全国·高考真题)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13.(2023·全国·高考真题)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14.(2019·全国·高考真题)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