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护理学感染性休克
目录感染性休克概述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护理评估与诊断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1感染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发病机制微生物入侵机体后,通过释放毒素、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等方式,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和休克。
感染性休克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感染性休克可分为冷休克、暖休克和混合型休克三种类型。其中,冷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组织缺氧等;暖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血流分布异常、氧利用障碍等;混合型休克则兼具冷休克和暖休克的特点。分型临床表现及分型
诊断标准感染性休克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具体标准包括:存在明确或可疑的感染灶;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基础值下降幅度超过40%;有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鉴别诊断在诊断感染性休克时,需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其他类型的休克进行鉴别。鉴别要点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差异。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常有明显的失血或失液病史,而心源性休克患者则多有心脏病史或心脏手术史等。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02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常见感染部位肺部、泌尿道、腹腔、皮肤和软组织等。常见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真菌(如念珠菌、曲霉等)以及其他微生物(如病毒、寄生虫等)。常见感染部位与病原菌
老年人和婴幼儿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年龄患有糖尿病、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免疫力受损,易引发感染性休克。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或接受器官移植等患者,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感染并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免疫抑制宿主因素与免疫状态
医疗操作如手术、穿刺、导管插入等医疗操作,可能破坏皮肤或黏膜屏障,增加感染风险。医疗器械与用品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或药品等,可能成为感染源。医院环境医院内存在多种病原菌,患者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接触都可能传播病原菌,导致感染。医源性因素与传播途径
03护理评估与诊断
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出现体温异常,如高热或体温过低。应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趋势。体温感染性休克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变化,及时发现休克迹象。脉搏与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呼吸感染性休克可能导致患者意识障碍,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应评估患者意识水平,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监测及异常表现识别
ABCD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提示感染存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感染性休克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如低钾血症、酸中毒等。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两者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病原学检查如血培养、尿培养等,有助于明确感染病原体,指导治疗。
焦虑与恐惧患者可能因病情严重、治疗痛苦等因素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应评估患者情绪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孤独与无助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需要隔离治疗,易产生孤独和无助感。应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加强沟通与交流。家庭与社会支持评估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了解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支持。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评估
04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
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在感染性休克确诊后的1小时内,尽早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覆盖可能的病原菌。目标导向的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临床反应,调整抗感染治疗策略,实现精准治疗。降阶梯治疗在病情稳定后,逐步减少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和耐药风险。抗感染治疗策略选择030201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在液体复苏基础上,根据血压和器官灌注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维持血压稳定。液体平衡与监测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液体平衡和器官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早期液体复苏在感染性休克确诊后的前6小时内,积极给予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治疗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如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免疫调节治疗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选择合适的免疫调节药物,如免疫球蛋白、激素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并发症在营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2).ppt VIP
- Q_SY 10016-2023 数据湖管理规范.pdf VIP
-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05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
- GNSS测量 GNSS测量 RTK线路放样1.ppt VIP
- 医院信息数据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申论答题卡(练习标准)打印版 .pdf VIP
- 初二作文范文.docx VIP
- 《课外古诗词诵读》之《 赠从弟》-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精选课件(统编版).pptx VIP
- GNSS定位测量 RTK放样 实验实习实训-GPS-RTK点放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