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料地处理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废料的处理问题

(一).实验类型:综合型

(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每组人数:1

(四).实验要求:选修

(五).实验学时:3个学时

(三).实验目的:巩固和理解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

(四).预备知识:常微分方程理论和Mathematica解方程的命令。(五).【实验内容与要求】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以往处理浓缩放射性废料的方法,一直是把它们装入密封的圆桶里,然后扔到水深90多米的海底。生态学家和科学家们表示担心,怕圆桶下沉到海底时与海底碰撞而发生破裂,从而造成核污染。原子能委员会分辩说这是不可能的。为此工程师们进行了碰撞实验,发现当圆桶下沉到海底时的速度超过m/s,圆桶与海底碰撞会发生破裂。为避免圆桶碰裂,需要计算圆桶沉到海底时的速度是多少这时已知圆桶重为kg,体积为m3,海水密度为kg/m3。如果圆桶下沉到海底时的速度小于m/s,就说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否则就要禁止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放射性废料。假设水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其正比例常数为。

;

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数学模型求解的结果,判断这种处理废料的方法是否合理

(六).实验解答

一、问题分析及建立模型

圆桶运动规律:

F ?G?F?f

(1)

F ?ma?mdv

?md2s

(2)

dt dt2

其中G?mg,F??gV f ?kv?kds

dt

由题设可得圆桶的位移和速度分别满足如下微分

方程:

? d2s ds

?m

?ds??

?ds

?

?dt

?mg??gV?k

dt

?v(0)?0

? t?0

?s(0)?0

?

(3)

dv

m ?mg??gV?kvdt

(4)

:

2、若

f ?kv2

? ?2

?k ds? ?

?k ds

?dt?

的速度分别满足如下微分方程:

dvm ?mg??gV?kv2

dv

dt

二、计算过程

1、由(1)(2)(3)(4)以及题设的初始数据,通过如下Mathematica程序就可以求出圆筒的位移和速度的方程。

源程序:

In[1]:=m=;w=;g=;p=;k=;

DSolve[{m*s[t]==m*g-p*g*w-k*s[t],s[0]==

0,s[0]==0},s[t],t]

DSolve[{m*v[t]==m*g-p*g*w-k*v[t],v[0]==0},v[t],t]

Out[1]=

st

st

2.718280

171511. 171511.2.718280

429.7442.718280t

(5)

vt429.74

vt

429.744429.7442.718280

0

(6)

2、由(5)及S(t)=90m,由下面程序

FindRoot

90 2.718281828459045`

171510.99243459993`

171510.9924345999`

0.002505637684790779` t

t, 13

2.718281828459045` 0.002505637684790779`

429.7444059999998`

2.718281828459045` 0.002505637684790779`

t

tt ,

得到:t=,带入(6),运行如下命令

v

v

t_

429.7444059999998`

429.7444059999998`

2.718281828459045`

0.002505637684790779`

0.002505637684790779`

t

t

v 12.9994

得V=,此时说明此法处理废料不行。三、结果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k与v的关系很难确定,所以上面的模型有它的局限性,且对不同的介质比如在空气中和在水中k与v的关系就不同。在一般情况下,k应是v的函数,即k=k(v),至于是什么样的函数很难确定。

四、模型推广

这个模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比如说一个物体从高空落向地面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尽管物体越高,落到地面的速度也越大,但决不会无限大。

实验三路程估计问题

?

(一).实验类型:综合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

(三).每组人数:1

(四).实验要求:选修

(五).实验学时:3个学时

(三).实验目的:能用数学软件进行数据拟合。

(四).预备知识:多元函数的极值求法;线性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原

理。

(五)【实验内容与要求】

外出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