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陇南盐官盐业者
撒海涛
【摘要】甘肃省盐官镇因产盐而得名,亦因产盐而闻名.自秦设西县、汉置盐官对其进行管理以来,盐官便一直是整个天水、陇南地区主要的食盐供应中心.盐官盐业历代皆有记载,史不绝书.盐官盐业生产为官营盐业,历代均对其加强监管,至宋代因产盐量之高而闻名天下.盐官位于茶马古道南北线及丝绸之路关中一天水一路三线交汇之处,盐业的发展为西北最大骡马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对盐官镇历代盐业之形成与发展、生产与销售、价值与影响作一翔实考述,以期有裨益于这一领域之研究.
【期刊名称】《盐业史研究》
【期刊名称】
《盐业史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2
【总页数】8页(P38-45)【关键词】盐官;盐井;西垂;骡马市场【作者】撒海涛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古代最稳定、最重要的专卖商品,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盐与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甘肃〃地处边界,土壤多含卤质,故产盐之地几遍全境”①李亦人.调查甘肃盐产概况[J].钱业月报,1934(14):9.。自秦设西县、汉置盐官,一直到民国时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维度中,盐官是整个陇南、天水地区重要的食盐供应中心。盐官盐业的形成与发展,既得益于丰富的盐矿资源,亦与盐官所处的重要交通位置息息相关;盐官盐业经济的发达,也使得西北最大的骡马市场的出现成为可能。
甘肃礼县古镇盐官历来以其源远流长的〃井盐”闻名于世,盐官历史上是否有过池盐生产呢?《晋书?食货志》载:〃宣帝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盐池,以益军实。”②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509.陈连庆先生认为:〃盐池,当依《晋书?宣帝纪》改作’盐冶’。盐冶指盐铁专卖事业。京兆、天水、南安一带并无盐池。”③陈连庆.晋书?食货志校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8.吉成名在《论魏晋南北朝食盐产地》—文中认为:〃天水、南安二郡位于秦州,南安郡(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三台乡)辖有源道、新兴、中陶三县,天水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辖有上邽、冀、始昌、新阳、成纪五县,究竟哪些县产盐?不详。”④吉成名.论魏晋南北朝食盐产地[J].盐业史研究,2012(2).《西和县志》则记载:〃盐官城内卤池,广阔十余丈,池水浩瀚,色碧味咸,四时不涸,饮马于此,立见肥壮。”⑤陈建荣.盐官盐业发展兴衰回//政协礼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礼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95:51.另据2008年考古调查发现,该镇北部有被称为“涝坝”的盐池及夯土遗址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2.,更进一步说明了《晋书?食货志》中的〃盐池”就在今与天水毗邻的盐官附近,而并非〃盐冶”之讹误。可见历史上盐官盐业之生产形式实为井盐和池盐并举。盐官史称〃卤城”,以多有盐卤谓之。据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从卤,监声”①许慎.说文解字: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3:216.。从〃卤”到〃盐”恰恰是产盐地区向盐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过程。据县志载:〃盐官盐井实为冒水泉,水满后自然流出流走……盐井之地有盐泉水渗出或积有大小不等的卤水滩……久而久之有意将盐泉水或卤水滩聚而为池是自然的事情。”②陈建荣.盐官盐业发展兴衰回//政协礼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礼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95:54.由此可知盐官井盐与池盐的关系。
盐官产盐始于何时?陈建荣认为,早在周代,迟至先秦,盐官盐业就已有了初步发展③陈建荣.盐官盐业发展兴衰回//政协礼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礼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95:52.。据《西和县志》载:〃按汉初已设盐官,盐井之发现想在周、秦时代”④邱大英,等.西和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209.有学者指出,在秦出土文物中有关于秦盐产地的记载,如在封泥中见有《西盐》玺及《西盐丞印》等(见图一、图二)⑤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245;周晓陆,陈晓捷,汤超,等.于京新见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其中的地名〃西”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天水市西南⑥熊贤品.出土文献所见秦、楚食盐产地的分布[J].盐业史研究,2016(1).。从秦代行政区划来看,今甘肃天水、陇南一带,一般被认为属于陇西郡⑦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4.
文档评论(0)